– 2015-11-12
工会发[2015]5号关于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校长工作报告》决议的通知
工会发[2015]5号关于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校长工作报告》决议的通知
– 2015-10-2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工作要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实施学校章程,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学校“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干部培训教育计划。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2.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学校作风建设新常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深入抓好“两方案一计划”的落实。   3.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我校实施细则。重点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积极落实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开好校级和院(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实施学校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规定。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开展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4.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落实宣传思想工作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宣传格局。加强和改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新媒体运用和管理,全面推动媒体融合。推广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品牌。   5.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研究制定学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细化责任内容,落实“一案双查”。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学校廉政文化教育,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二、大力深化综合改革   6.认真总结和梳理“十二五”期间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成绩、经验,围绕进一步推进“精品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研判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校重点领域专项工作进展的分析和研究。聚焦重点、深入调研,全面启动学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学校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切实发挥规划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统筹推动作用。   7.实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程》,认真做好学校章程落实的宣传动员和执行监督,确保章程效力、维护章程尊严,切实发挥章程在校内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和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根本准则作用。以章程为基础,制定、修订校内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内部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   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学校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根据促进人才培养、学术发展、服务优质、运行高效、责权对等的原则,调整校内机构,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9.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学术委员会建设,统筹负责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咨询,发挥学校最高学术组织职能。加强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校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学院学术组织建设,根据学院发展实际需要,设立学院教授委员会或其他学校学术组织在学院的分机构。   10.加强民主管理,扩大民主监督。启动学校理事会和校务委员会建设,发挥决策咨询作用,为学校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推进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加强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建设。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建设。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推荐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发挥侨联作用。提高离退休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治学经验。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实行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   三、努力推进协同创新   11.全面落实学科建设中长期规划,推进学科资源整合,调整学科建设布局,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落实学科分类建设实施计划,推进各学科科学发展。加强学科管理制度化建设,完善学科信息管理系统。继续做好“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其分平台的维护运行工作。开展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   12.启动学校“十三五”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培育、引导和支持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力争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强科研立项过程管理,组织好“杰青”“优青”等重要科研人才项目申报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申报。以突出质量为导向,加大促进师生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论文的引导力度。推进《Geoscience Frontiers》进入SCI检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   13.面向科学前沿和地质及国土资源行业、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促进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与合作育人,深入实施“卓越计划”,完成地勘一线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相关任务。推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2011计划”,完成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答辩工作。继续加强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北京市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建设“宝石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引导、支持和推进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高端智库建设。   四、积极提升培养质量   14.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完成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制定。启动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完成公共基础课改革方案制定。推进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与评估工作。加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加大高水平教材建设支持力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建设,完成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加强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建设。深化跨境实习工作,提高跨境实习质量。加强教育教学创新建设,办好创新实验班和北京市示范性创新基地。积极建设学生第二课堂,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大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一步加强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体系。建设经管、海洋、语言、化学等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及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做好地质资源勘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能源地质与评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工作。   15.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提升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质量。改革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估。深化“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基金项目”,加强“研究生名师讲堂”建设。加强与国外境外高校合作,探索实施与国外境外高校联合开设研究生专业课。制定完善研究生科技成果评定标准和评价办法,促进研究生培养标志性成果的产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标准多样性的创新探索。   16.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推动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体育教育、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参军入伍。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增强资助育人工作实效。加强和完善学业辅导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西部、生产一线就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加大继续教育规范化、精品化建设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行业竞争力。   五、不断加强师资建设   17.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重点和优势学科专业团队建设,兼顾各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学发展。构建完整的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院士、优秀科学家、教学名师及团队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作用,加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科研创新团队等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梯队建设,加强国家级教学名师及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促进产出有显示度的教学成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行为。   18.落实新进教职工基本条件和进人工作程序等有关规定,做好师资队伍补充。研究试行“师资博士后”制度。完成新进教职工入职培训和转正定级。探索实施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培训、教学咨询和教学技能建设。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加大教职工分层次培训进修计划实施力度,完善教职工海外培训与资助体系。深化“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出国研修项目”,资助2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修订并实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例,制定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聘期考核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聘用办法等规章制度,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和岗位聘用。做好退休与养老金制度改革工作。   19.加强博士后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召开博士后工作人员学术交流会议,鼓励博士后工作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加强博士后工作人员科研成果统计,制定实施博士后工作人员在站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奖的奖励办法。   六、深入开展合作交流   20.进一步凝练“国际化”战略方向,形成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建设标准与格局。加强与国外境外教育交流合作,深化合作项目与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服务学校发展。推进“外专千人计划”,加强高端国外境外专家和海外名师的引进力度。完善外籍教师管理服务机制。支持教师赴国外境外学习交流及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推进“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项目建设,加强“1+1+N”捆绑式中非大学合作模式建设,加强与纳米比亚大学合作,办好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实施“留学地大”计划,适度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留学生学习生活保障条件建设。   21.实施学校国内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提高国内合作办学水平。加强合作办学的形势分析,完成国内合作办学年度报告。落实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协议,落实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共建协议,落实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对口扶贫青海省化隆县工作。完善学校发展支持体系,加强校友会、基金会,以及其他服务学校发展的校办机构建设,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与特色型行业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合作潜力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七、注重条件保障建设   22.启动拟新建基建项目的前期调研和设计工作。推进校园西区改造。完成17号楼、锅炉房、14号学生公寓、操场看台等项目的后续工作。实施重点维修工程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加强周口店、北戴河实习基地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校办产业规范化管理,完成有关校办企业改制工作。完成教育部修购专项任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核对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资产信息,编制固定资产年度分析报告。完成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推进大型设备开放服务。完成公房管理系统建设和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   23.规范校内经济行为,理顺关系,完善制度,严肃财经法纪。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办学经费。完善预算编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学校资金管理。实行非法人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委派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定期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提高基建修缮工程和在建工程项目的审计质量。做好干部离任、转岗经济责任审计。有序开展科研经费审计。   24. 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加强节能、节水减排,完成锅炉更新改造、电力线路改造、中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后勤管理保障体系和后勤队伍能力建设。优化体育馆运行模式,重点保障教学工作,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深化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学校健康医疗支撑体系。提升会议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积极创造经济效益。   25. 全面实施“信息化”战略,重点加强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完成教学区无线网覆盖、老旧网线改造、“一卡通”三期工程、数字校园系统优化工作。开展学校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学校主页和新门户、校园网信息安全基础建设。集中开发校内机构主页。   26.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完成达标验收。开展安全知识、法制知识的教育宣传。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提高化解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成消防系统维修升级。做好技防管理维护,推进人防工程建设。   27.提升校园文化资源服务效益。完成校史馆第二阶段建设,发挥校史馆在校情校史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形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档案服务和编研利用工作,拓展档案工作的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博物馆标本征集、采集和购置,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服务教学、科研、对外交流和科普的作用。加强图书服务工作环境建设和信息化管理。
– 2015-10-2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工作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做出的各项部署,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较大进展。   一、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提高培养质量   1.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加强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教学秩序平稳有序,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构建和实践地质学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门课程获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种教材获2014年“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人获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项目获批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有序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规范运行,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30余项。教学实验室建设扎实推进,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地质与评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系统制定、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制度并颁布实施。组织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定,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促进研究生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科研合作,成功举办第七届“中-日-韩研究生论坛”,41名研究生获批参加公派留学项目。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举办研究生名师讲堂128场。加强学风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优秀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全年奖励资助360余次,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二、提升学术水平,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3.科研经费在保持一定规模基础上,结构不断优化。以迎接教育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专项检查为契机,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经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研究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实现了领先国内地质学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阶段性目标;质量不断提高,在地质学标志论文上有较大突破,李全国教授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朱弟成教授1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2014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2项,新增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工作继续推进,组织承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4.坚持建设地质学一流人才高地和激发师资队伍活力的统一,探索构建以学术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韩贵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张招崇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吴怀春教授获2014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为抓手,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才队伍梯队。   5.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专家学者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校际合作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来访国(境)外专家、学者和学术机构领导等307人次,派出教师赴国(境)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合作研究93个团组、182人次。与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7所高校签署了新的校际合作协议。积极实践“1+1+N”捆绑式中非大学合作模式,扎实、有效地推进“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项目的实施,组织举办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第二届理事会。积极推进引智工作,特色项目运行顺利。两岸交流与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效明显提高。   三、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和民生改善,不断优化办学环境   6.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推进,制定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程》并报请教育部核准,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为学校依法治校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教代会和工会换届工作,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对内和谐、对外和解、发展合作的方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落实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的共建协议,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学校分别与华油能源集团、山东招金集团等4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拓展了学校服务社会的渠道,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成效明显。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7.信息化战略扎实推进,多项信息化建设成果得到应用,校园服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校园一卡通平台与校医院系统顺利对接,完成校园一卡通二期光纤铺设及消费网点建设工作,学校新电子邮件系统和VPN系统正式启用,数字图书资源进一步扩充,校园网主页改版工作积极推进。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设,加强资金管理及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财务管理方法,财务工作效率不断提升。继续做好关心老同志工作,积极落实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重视教职工就医条件改善,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校医院进入北京市社区医院建设行列。17号学生公寓楼交付使用,利用此契机对学生宿舍进行了集中调整,学生住宿条件显著改善。对餐饮中心三层食堂进行改造,师生就餐环境进一步优化。体育场看台顶棚建设及内部保卫处、体育部办公用房改造、锅炉房改扩建和留学生公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后勤保障工作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校园绿化美化和平安地大工程稳步推进。   四、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   8.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务会的议事决策程序,修订完成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务会议事规则。   9.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不断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检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党委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和监督制约,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权力运行。学校纪委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中心任务,加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0.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对照整改方案、“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的“台账单”逐项检查,绝大部分整改任务均已完成。通过整改,党内生活得到进一步规范,反对“四风”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取得积极进展,解决了一批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理论中心组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学校和院、部、处两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法制教育、维护稳定和交通管理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2014-10-30
2014年基本办学情况
表1、全日制在校生 类 别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生数 博士生 308 367 1620 硕士生 1457 1758 4954 本科生 2040 2086 8464 留学生 14 29 80 总 计 3819 4240 15118 表2、非全日制在校生 类别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生数 工程硕士 285 628 2423 成人本科生 2110 2392 7311 成人专科生 1457 1772 4262 网络本科生 4993 9837 22938 网络专科生 15672 18577 45489 总计 24232 32578 82423 表3、教职工情况汇总表 类别 教职工总数 聘请 校外 教师 小计 专任 教师 行政 人员 教辅 人员 工勤 人员 校办 企业 其他 附设 人数 1313 940 215 64 48 17 29 94 表4、专任教师情况 类别 专任教师总数 小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未定职级 人数 940 205 301 376 30 28
– 2014-10-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会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从创建至“文革”的14年中,工会工作一直受到党委的重视,并先后召开了八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会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会工作受到破坏。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武汉和北京成立统一的中国地质大学,至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会和学校的发展一样逐步走向正轨。 1990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工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由19人组成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会委员会,江祖如、王光锷分别当选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并报请北京市教育工会批准。从此,我校工会恢复了北京市教育工会成员地位。 1993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工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由17人组成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十届工会委员会,王惠玲当选工会主席、翁发、王光锷当选副主席。本次大会提出以建设“合格职工之家”,全面履行工会社会职能,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争取学校进入“211”工程的口号。至此,工会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96年1月,经北京市教育工会验收,我校工会被授予“合格职工之家”称号。工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8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工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王惠玲主席代表校工会提出以建设“先进职工之家”为龙头,不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口号。在基层工会党组织的支持下,基层教代会制度开始建立并逐步完成。 目前,我校工会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教代会制度和六个专门委员会。工会下设12个分会,会员人数824人。各分会均建立了教代会制度,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分会委员会,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地学院分会、机关分会、材料科学学院分会已通过校工会的验收,建立了“合格职工小家”。工会各级组织始终把工会工作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逐步提高教职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觉悟。工会在促进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院、系重大改革措施提交教代会讨论,使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加强。工会在维护职能方面,积极倾听和反映群众意见,为群众说话办事,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培养和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意识,形成了一支工会积极分子队伍,保证了工会整体工作顺利开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度过了近50年的风风雨雨,工会拌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工会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工会在学校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工会将以新的姿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建设工作,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工会各级组织及干部有信心、有能力在上级工会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 2014-10-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工作要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内部改革   1.深入宣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程》,加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研究制定学术委员会规程,推进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研究制定重点工作督查办法,建立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治理结构。   3.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总结凝练所取得的理论、实践和制度经验,紧扣整改方案,兑现整改承诺,加强督查督办,突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中期检查,加强事业发展状况监测分析,完善发展规划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深化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服务师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大力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4. 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积极落实学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学科资源整合与学科布局调整。做好“211工程”四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做好“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6个分平台维护运行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优势学科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优势学科,分层次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学科,为冲击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做准备。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5.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培育、引导和支持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完成质量,力争在国家重点项目上继续取得新进展。继续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加强科技管理信息化工作,完善学校发表SCI论文月度统计和学院发表SCI论文排名发布,提高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争取在国家科技奖项上实现新突破。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管理,修改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年度报告制度,健全科研三级管理机制。   6.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实施“2011计划”,大力推进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地质行业和首都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积极做好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申报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金属矿产勘查与评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和“深部地质钻探装备与机具关键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建立地质调查专题培训基地。探索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运行模式和科学评价机制。   三、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培养质量   7. 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制定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推进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能源)、地质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申请。加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做好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开展本科教学评优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体系。做好地质资源勘查、珠宝及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验收工作。组织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积极组织并参与大学生学科竞赛。   8.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制定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实施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创新探索和培养机制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评估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与选拔工作。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继续开展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基金项目,办好“研究生名师讲堂”、“院士讲坛”和“中-日-韩研究生学士论坛”。改革研究生收费制度,制定完善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管理办法。   9.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制定加强改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质提升计划。加强大学生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深化就业服务,鼓励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加快推动继续教育工作改革,加强继续教育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1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师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办法。明确人才工作目标和措施,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国家、北京市、学校三级教学名师奖励体系建设。加强师德学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行为。充分发挥院士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加大申报杰青、优青、教育部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梯队建设力度。支持重点和优势学科专业团队建设。完成职称评审委员会改选,修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例》,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和岗位聘用。修订新进教职工基本条件和进人工作程序,做好师资队伍补充工作。   11. 加强新进教职工的岗前培训和新教师培训工作。加大分层次教职工培训进修计划实施力度,规范资助教职工攻读学位,鼓励教师对外交流和培训,继续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合作开展“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出国研修项目”,资助2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加大管理干部参与国内外培训力度,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1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教职工岗位津贴改革后续工作。以岗位绩效为核心进行考核评价,按照“定岗、定责、定薪”原则,建立健全绩效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办法和博士后管理规定。   五、深化合作交流,实现发展共赢   13.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与国际化发展需求相应的标准、方向和布局。启动和推进国外、境外合作平台建设。做好引智工作的“增量改革”,加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高端外国专家、海外名师等管理和服务工作。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专业机构中任职。全面落实“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项目,加强与纳米比亚大学合作,建设好纳米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建设纳米比亚野外实习基地,实践“1+1+N”捆绑式合作模式。稳步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学历生比例,优化留学生结构。   14.提高国内合作办学水平。加大国内合作办学工作研究力度,研究制定国内合作办学工作管理制度,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深入落实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和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共建我校协议。提高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校友会、基金会的交流平台作用,积极扩大学校影响,努力争取外部支持。加大办学资源办学空间拓展力度,大力推进延庆校区相关工作。   六、加强条件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15.加强基本条件建设。研究制定我校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意见,制定节约型校园建设具体方案。确保17号楼安全、优质、如期竣工。启动西区改造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供水系统维修。完成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维修。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深化节能、节水减排工作。做好北戴河、周口店实习站保障建设。加强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完成教育部修购专项任务。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盘活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优化固定资产处置及审批流程,完成教学办公用房图册编制工作。   16. 加强财务管理与审计。落实高校新的会计制度,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监管,从严控制财政经费支出和办学成本,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完善公务接待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索多种内部审计途径,提高工程项目审计质量,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7. 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力建设节约型校园。进一步优化体育馆运行模式,为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体育锻炼,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国际会议中心服务品质,实现规范化、高品质发展目标。稳定后勤集团员工队伍,加强劳动保障,提高工作水平。增强校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升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七、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   18. 大力推进“信息化”战略,加强学校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实施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加快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的校园新媒体建设。完成校史馆设计布展整改。完善图书资料库建设和图书管理软件更新。充分发挥博物馆服务教学和科普教育的作用,积极扩大社会影响力。规范档案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编研利用工作。加强校报、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管理,坚持正确导向,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19.加强统战、群众组织和离退休工作。举办学校基层统战委员理论学习班和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推进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支持侨联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建设“合格职工之家”,做好工会、教代会换届工作。全面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社会实践和基层服务工作。制定离退休服务“八个一”日常工作制度,切实促进离退休老同志思想优势和治学经验更充分地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力量,搭建起老有所为和老少互动的平台。   20. 加强校园安全稳定。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完成教1楼等楼宇消防报警系统二期建设工作。继续深入做好校园科技创安工作,完成技防四期建设工程。做好“平安校园”验收工作。修订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和各专项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推进开展“六型社区”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八、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21.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制定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规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对重大问题、重要政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定进一步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的意见,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和校务会议事规则。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制定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22.完善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干部教育工作。注重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加强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建立干部岗位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制定重要工作督查办法,清理和修订规章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改进调查研究,建立机关作风评议制度。改进文风会风,建立工作总结报告制度,完善会议活动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会议和活动规模。完善文件简报管理办法,严格公文审批制度。   23. 建立领导班子沟通协调机制。制定改进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若干规定。恢复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完善网上校长信箱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完善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形成年度工作计划表,明晰和规范年度内重大活动时间。大力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关心青年教职工的生活困难,研究青年教职工住房问题。关注不同教职工群体的诉求,研究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   24.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重点是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审计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认真落实述职述廉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 2014-10-2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办学成绩   二、主要不足   三、重要机遇   四、重大挑战   第二部分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思路   三、发展战略   四、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三、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五、增强国际合作能力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体系   一、坚持党建先导   二、加强文化引领   三、推进制度创新   四、完善条件保障   第五部分 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三、精心组织,全力落实   四、统筹协调,优化配置   结语    序 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事业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办学成绩   “十一五”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梳理和总结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认真实施各项战略规划,基本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1.人才培养成绩明显。本科生规模基本稳定,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课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取得突破;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持续保持较高就业率。   2.优势学科得到巩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增幅明显,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就;传统优势学科得到加强,新兴交叉学科有所发展,学科建设新格局基本形成。   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高层次拔尖人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新增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4.科研实力继续增强。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技集成能力不断提高;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增速明显。   5.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积极为国土资源行业和社会服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效显著,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获得表彰。   6.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经费收支总额、固定资产总值总量较快增长;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有所改善。   二、主要不足   尽管办学成绩明显,但对照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学校仍有较大差距,若干重要办学指标亟待提升和填补空白。   1.顶层设计需要加强。学校应在涉及治校理教的重大问题上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   2.学科建设需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需要进一步明确,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势学科的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集中,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3.队伍建设需要加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加大力度,团队建设和人才后备梯队建设需要加快进度,管理队伍建设应予高度重视。   4.培养质量亟需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5.科研实力尚需增强。高水平论文发表和高级别成果奖励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国际上或行业内有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不足,促进科技成果产出的机制需要加以健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急需大力提升。   6.办学资源依然紧张。校园面积狭小,办学空间严重不足,有限的办学资源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重要机遇   “十二五”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越来越注重特色优势、学科交叉、教育质量、引领社会和国际化。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不同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争创一流,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发展共识。   1.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我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财政资金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优先考虑和充分保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为迫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   2.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我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资源需求压力持续加大,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资源和能源保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十分关键。地球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学校在两部共建的支持下将发挥更大作用。   3.北京市创新产业发展格局为我校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北京市着力构建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创新产业发展格局中,我校地处中关村科学城的重要区位,特色优势学科具有为首都经济社会服务的深厚潜力。   4.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为我校事业发展拓展广大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不断加深,有力推动了教育国际化,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四、重大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地学前沿领域发展水平较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分层分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校优势学科面临与一流综合大学和同类院校的激烈竞争,现行内部办学机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治理结构亟待改善,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1.现有办学水平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学校办学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够高。   2.现有办学资源难以有力支撑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师资队伍水平均需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校办学资源的紧张状况将更加突出。   3.现有体制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突显,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等都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校事业发展应有的生机活力未能充分展现。   4.现有办学状态难以有效提供事业发展强劲动力。受历史影响,部分干部和教职工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对面临困难的认识和对事业发展的信心不足,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不够强烈,艰苦奋斗、谋事创业的准备不够充分。 第二部分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保证,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地球科学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思路   1.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学校使命。围绕长远奋斗目标,明确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肯脚踏实地,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既具健全人格、又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对照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找准主要差距,创新体制机制,切实以规划指导发展、以学科统筹建设。   2.立足国际前沿,瞄准国家目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面向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合理地配置学科力量和科技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3.坚持特色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探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之路,既要在可比的办学指标上接近或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持续重点支持,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优势学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4.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实现长远奋斗目标的需要,用好两部共建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深入挖掘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利用校园周边资源,加快拓展校外办学空间。科学规划校园基本建设,集约使用有限办学空间,努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继续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战略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精品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战略。   1.实施“精品化”战略。精品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探索和赋予“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以新的内涵,“特色”是办学领域和办学优势的基本特征,“精品”是办学要求和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要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形成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理念,在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都要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质量、提升水平,赶超先进、争创一流。   2.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是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需要。要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国际标准,提升国际化水平。要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者为主角、教学科研为主题,创建有利于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服务机制,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并举,学院、学者、学生协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要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3.实施“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以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为抓手,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要以构建数字化校园为目标,统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构建开放、互动、自主学习和全天候服务的网络教学环境。要加快校园“一卡通”建设,推进校园服务现代化。   四、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进一步健全特色发展长效机制,开拓发展潜力,扩大竞争优势,使学校稳步发展成为规模适中、基础坚实、特色鲜明、持续发展能力强劲的研究型大学,保证综合排名持续上升,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居国内多科性大学先进行列。   ——人才培养。树立全面发展理念,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规模控制在80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1︰1,留学生200人,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规模35000人;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科建设。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为重点,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平台。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球物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等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他学科综合实力均有明显提升。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   ——队伍建设。重点要加快建设一支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0%,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超过30%,新进教师中具有国际品牌大学或品牌专业的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30%;新增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   ——科学研究。切实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的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争取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60项;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主持“973”计划项目3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300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800篇,争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学术期刊英文刊进入SCI检索;实到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8亿元。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人文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优化培养结构。稳定本科生与学术型研究生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形成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人才供需情况,探索建立学位点和本科专业进退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发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研究方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   2.创新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力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的规律、特点及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基地班建设,按照“高层次、国际化”的标准,进一步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断扩大学生在自主选择专业等方面的权利。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院进行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改革。   3.整合育人资源。建立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协调统一机制,搭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互动平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引导本科生进入科研领域,鼓励研究生教育资源特别是专业课程和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本科生培养管理体制,整合教学资源,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作用,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增强面向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功能。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4.保障教育质量。强化学术委员会在教学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功能,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灵活的教育方法着力培养人才。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不断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改善研究生生源,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术新人奖励计划”,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加强学生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健全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功能。   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统筹和科学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 工程”建设的作用,强化以一级学科为主干的重点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优势学科,拓展和扶持新兴学科,加强和培育交叉学科,重视和强化基础学科,实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相促进,形成合理的学科生态群,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发挥龙头作用。学科发展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的核心和总体发展的主线。要突出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全局意识和领先意识,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统筹教学、科研等要素,实现办学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2.优化学科结构。继续加强地质理科建设,坚持把握前沿、突出创新,保证重点投入和支持,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大力加强地质工科建设,坚持强化应用、加大贡献,在为优势理科提供支撑的同时,大力提升工程师培养能力。积极发展紧密结合优势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扶持体现中国特色和地学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植对学科整体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学科。不断加大学科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理强工弱文轻、学科结构失衡、发展水平悬殊”的状况,形成优势理科、高端工科和特色文科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3.强化学科特色。充分关注解决能源危机、预测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强化和拓展传统优势地学的新内涵,加强与新材料、新能源有关的新兴学科,在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等领域作出新建树。   4.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地学各学科之间、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条件环境、激励机制上给予支持保障,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领域为社会服务的学科体系。学校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基金,鼓励和支持申报学科交叉课题,促进交叉学科成长。   三、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加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后备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以核心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高水平教学示范团队;以重点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推行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度,提高博士学位比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克服学术浮躁倾向,形成良好学术风气。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加强业务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和海外培训,强化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维护稳定能力;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愿奉献的管理骨干,建立一支数量合适、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后备梯队。   3.加强其他队伍建设。发挥政策导向,增强育人能力,健全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和职务晋升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为重点,建设高技能实验技术队伍。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育人意识为重点,建设高效率服务保障队伍。   4.完善人才使用格局。采取多样的用人方式,形成多元的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提高用人实效。强化激励措施,支持柔性引进,鼓励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人才交流。处理好不同层次人才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报酬与贡献对等基础上充分体现价值分流。切实推进实施与补助挂钩的研究生“三助岗”制度,为研究生参加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实践提供有序平台。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瞄准我国“十二五”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重点突破的关键科学技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1.明确主攻方向。紧密围绕《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选择有限目标,组织优势力量,完善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牵引的、能发挥办学优势与团队协同攻关的运行模式,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2.加强平台建设。分类指导、分层建设,逐步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三类平台为主体,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究、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平台体系。促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共享,推进与政府、行业企业、海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   3.创新运行机制。切实发挥科学研究院的作用,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动态支配,围绕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和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实体。强化科研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地质调查院的作用,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4.产出重大成果。着力在传统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凝练重大科研方向,创造激励科技创新、尊重自由探索的环境,支持在重要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研究,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按照注重质量导向、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理学、工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理学学科必须瞄准地学领域根本性的科学前沿问题,探索未知世界,侧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学学科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化的应用研究,侧重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必须立足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与“智囊团”。   五、增强国际合作能力   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深入研究国际有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想,特别要研究地球科学发展和地学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国情校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道路。   1.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体,采取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举措,建立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巩固和完善已实施的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力争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新的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扩大双语教学范围,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材。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吸引优秀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质量。积极筹办孔子学院。   2.推进队伍建设国际化。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建立规范的外籍专家聘请和管理机制。通过“111” 计划、“海外名师项目”等平台,加大引进专业外籍教师力度。支持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根据专业特点及需要制定教师晋升职称要求海外留学经历等配套政策,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加大管理干部海外培训力度,拓宽国际教育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3.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强化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意识,加强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有条件的学科专业建立国际教学科研中心等实体机构。积极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努力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竞聘国际学术组织或国际学术期刊职务,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地学界的知名教授。   4.推进国际合作机制创新。加大留学生招收力度,建立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层面的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明确目标、落实项目、优化条件、奖励先进”的基本思路,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国际化发展意识,有效推动学院国际化进程。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强化社会服务理念,把社会服务作为树立大学形象、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完善校院两级社会服务平台体系,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推进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为重点,形成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服务于行业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链。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合作,通过联合承担重大课题、委托研究、转化成果等方式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结合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发展,提供高层次行业培训。积极开展地球科学普及和资源环境教育,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2.加强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十二五”科技重点发展领域,组织好重要项目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3.提高校办产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具有智力资源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校办产业的科技化转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合作,弥补校办产业在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不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规范建设,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筹措建设地大科技园,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和整体建设。   4.重视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土资源行业、首都城市圈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增加精品期刊品种。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博士生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立足基层服务社会。加大对口支援力度,继续支持办好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第四部分 保障体系   一、坚持党建先导   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大力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加强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理论学习、健全民主集中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班子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以事业发展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支撑,加强二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和科学管理水平,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推行党务公开,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试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健全党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制度和办法。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全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3.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并加大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以良好党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合力。   二、加强文化引领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校风建设为抓手,弘扬地大传统,努力培育和发扬具有时代特征、地学特色和地大特点的大学精神,为实现办学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1.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员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理论建设成果。打造数字化理论学习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职工理论水平。建设学习型校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育全过程,丰富和完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实效。   2.坚持德育为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先进典型宣传为引导,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抓好学生修身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以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强化学术道德规范,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学术不端。   3.繁荣大学文化。进一步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提高学校文化的认同度。尊重学术自由,彰显学术文化,建构团结、公平、开放的学术共同体。挖掘地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以地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价值观。整合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管理,引导网络文化。加强校史研究,丰富校史文化,以迎接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加快整理办学传统,形成一批大学文化成果。   三、推进制度创新   以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为指针,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强化机关服务职能,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事效率,调动和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构建党政权责明晰、分工协作、结构合理、运行顺畅的体制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完善教代会运行机制,发挥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2.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进行制度设计,重点是还权于学术,行政职能部门将代管的学术事务交由学术组织管理,为教学科研等创新主体提供高效有序、优质快捷的服务。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重点发挥学术决策和学术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有利于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体制,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教授在事关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选聘等学术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3.实行管理重心下移。依据科学高效的原则,推进机关机构编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机关职能,打破部门壁垒,减少管理层级,强化服务意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逐步下放管理权限,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范围,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多样化管理体制。加快学院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逐步试点扩大学院权力,充分调动学院自主办学积极性。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分类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相转变、将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建立人员退出机制,促进干部潜心管理与服务、教师潜心教学与研究。建立学院、部门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学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执行力考核评价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岗位与绩效并重的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做到教职工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联动增长,确保教职工收入逐年稳步提高。   四、完善条件保障   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完善共同筹集办学资金的激励机制、资源科学分配机制、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主管部门专项经费的支持,力争办学经费总和年均增长10%。发挥办学优势,继续办好独立学院,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争取学校教育资源使用回报率逐年增长。完善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筹备建立教育基金会,促进社会捐赠工作,加强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有利于发挥学院经费筹措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提高学院自筹经费使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校办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加大校办产业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率。   2.科学配置使用资源。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中心工作,将办学资源集中投向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发展潜力、能够产生显著效益和标志性成果的项目。统筹和盘活全校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创建节约型校园。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可管理、可运营、可扩展的稳定安全、快速方便的校园网。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加强图书档案和博物馆、校史馆建设,有效支持教学科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校内公共服务全覆盖、一体化和低收费。切实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师生员工在地大的生活质量。   4.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大基本建设力度,新增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增加生均学习、活动和住宿面积,继续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积极改善教职工住房。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资源能耗。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管理,构建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第五部分 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建设与发展的总纲,也是学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远景目标的蓝图。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有关单位要围绕本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的认同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三、精心组织,全力落实   建立以本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骨干、学院规划为基石,校院两级规划相互结合、统一衔接的规划工作体系。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应精心组织规划的实施,将任务逐年分解落实。各学院应切实加强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既体现学校全局又突出自身特色。学校在“十二五”中期和末期将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   四、统筹协调,优化配置   以规划目标为导向,根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重点保证、兼顾公平”的原则,统筹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分配建设经费,重点保证发展投入。    结 语   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改革的艰巨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前所未有,矛盾的尖锐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前所未有。我们相信,在教育部、北京市的正确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地大人进一步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任务,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附:“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重要指标预期成效一览表    附: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重要指标预期成效一览表 重要指标 预期成效 人才培养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项 新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篇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0%以上 学科建设 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 2个 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3个 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规模 1000人左右 新增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人 新增“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8人 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 2人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个 科学研究 获重大科研项目 “973”计划 3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0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项 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3项 获国家发明专利 60项 发表论文 SCI检索 1300篇 国际SCI检索 800篇 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2个 科技期刊 英文刊进入SCI检索 实到科研经费总量 18亿元 办学条件 办学经费总和 年均增长10% 新增建筑面积 5.5万平方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第 /3页  跳转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