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1

 

02

附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办学成绩

  二、主要不足

  三、重要机遇

  四、重大挑战

  第二部分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思路

  三、发展战略

  四、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三、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五、增强国际合作能力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第四部分  保障体系

  一、坚持党建先导

  二、加强文化引领

  三、推进制度创新

  四、完善条件保障

  第五部分  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三、精心组织,全力落实

  四、统筹协调,优化配置

  结语

  


 

 

序    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阶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是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事业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办学成绩

  “十一五”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梳理和总结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认真实施各项战略规划,基本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1.人才培养成绩明显。本科生规模基本稳定,研究生规模稳步扩大;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课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取得突破;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持续保持较高就业率。

  2.优势学科得到巩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增幅明显,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就;传统优势学科得到加强,新兴交叉学科有所发展,学科建设新格局基本形成。

  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整体素质稳步提高,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高层次拔尖人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新增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4.科研实力继续增强。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技集成能力不断提高;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增速明显。

  5.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积极为国土资源行业和社会服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效显著,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获得表彰。

  6.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经费收支总额、固定资产总值总量较快增长;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有所改善。

  二、主要不足

  尽管办学成绩明显,但对照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学校仍有较大差距,若干重要办学指标亟待提升和填补空白。

  1.顶层设计需要加强。学校应在涉及治校理教的重大问题上加强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

  2.学科建设需要加快。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需要进一步明确,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优势学科的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集中,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3.队伍建设需要加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加大力度,团队建设和人才后备梯队建设需要加快进度,管理队伍建设应予高度重视。

  4.培养质量亟需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待进一步探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5.科研实力尚需增强。高水平论文发表和高级别成果奖励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国际上或行业内有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不足,促进科技成果产出的机制需要加以健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能力急需大力提升。

  6.办学资源依然紧张。校园面积狭小,办学空间严重不足,有限的办学资源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重要机遇

  “十二五”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越来越注重特色优势、学科交叉、教育质量、引领社会和国际化。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不同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争创一流,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发展共识。

  1.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我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财政资金投入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得到优先考虑和充分保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为迫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

  2.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我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资源需求压力持续加大,环境问题日益突显,资源和能源保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十分关键。地球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学校在两部共建的支持下将发挥更大作用。

  3.北京市创新产业发展格局为我校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北京市着力构建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创新产业发展格局中,我校地处中关村科学城的重要区位,特色优势学科具有为首都经济社会服务的深厚潜力。

  4.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为我校事业发展拓展广大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不断加深,有力推动了教育国际化,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四、重大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地学前沿领域发展水平较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分层分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我校优势学科面临与一流综合大学和同类院校的激烈竞争,现行内部办学机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治理结构亟待改善,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1.现有办学水平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学校办学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够高。

  2.现有办学资源难以有力支撑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能力和师资队伍水平均需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校办学资源的紧张状况将更加突出。

  3.现有体制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突显,运行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等都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校事业发展应有的生机活力未能充分展现。

  4.现有办学状态难以有效提供事业发展强劲动力。受历史影响,部分干部和教职工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对面临困难的认识和对事业发展的信心不足,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不够强烈,艰苦奋斗、谋事创业的准备不够充分。

 

第二部分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为保证,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地球科学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思路

  1.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学校使命。围绕长远奋斗目标,明确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传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坚持“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肯脚踏实地,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既具健全人格、又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对照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找准主要差距,创新体制机制,切实以规划指导发展、以学科统筹建设。

  2.立足国际前沿,瞄准国家目标。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面向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合理地配置学科力量和科技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3.坚持特色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探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之路,既要在可比的办学指标上接近或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通过持续重点支持,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优势学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4.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立足实现长远奋斗目标的需要,用好两部共建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深入挖掘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利用校园周边资源,加快拓展校外办学空间。科学规划校园基本建设,集约使用有限办学空间,努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继续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战略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精品化”、“国际化”和“信息化”战略。

  1.实施“精品化”战略。精品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探索和赋予“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以新的内涵,“特色”是办学领域和办学优势的基本特征,“精品”是办学要求和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要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形成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工作理念,在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不同层面都要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质量、提升水平,赶超先进、争创一流。

  2.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是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需要。要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国际标准,提升国际化水平。要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者为主角、教学科研为主题,创建有利于国际化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服务机制,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并举,学院、学者、学生协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要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3.实施“信息化”战略。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以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为抓手,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要以构建数字化校园为目标,统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要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构建开放、互动、自主学习和全天候服务的网络教学环境。要加快校园“一卡通”建设,推进校园服务现代化。

  四、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进一步健全特色发展长效机制,开拓发展潜力,扩大竞争优势,使学校稳步发展成为规模适中、基础坚实、特色鲜明、持续发展能力强劲的研究型大学,保证综合排名持续上升,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居国内多科性大学先进行列。

  ——人才培养。树立全面发展理念,鼓励创新和个性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规模控制在800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11,留学生200人,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规模35000人;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科建设。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为重点,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平台。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球物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等进入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他学科综合实力均有明显提升。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

  ——队伍建设。重点要加快建设一支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专任教师规模达到10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80%,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超过30%,新进教师中具有国际品牌大学或品牌专业的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30%;新增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

  ——科学研究。切实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的能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争取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60项;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主持“973”计划项目3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300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800篇,争取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学术期刊英文刊进入SCI检索;实到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8亿元。

 

第三部分  发展任务

  一、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社会责任感、科学人文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优化培养结构。稳定本科生与学术型研究生规模,适度扩大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形成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人才供需情况,探索建立学位点和本科专业进退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发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研究方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

  2.创新培养模式。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力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的规律、特点及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加强基地班建设,按照“高层次、国际化”的标准,进一步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不断扩大学生在自主选择专业等方面的权利。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院进行专业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改革。

  3.整合育人资源。建立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协调统一机制,搭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互动平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引导本科生进入科研领域,鼓励研究生教育资源特别是专业课程和科研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本科生培养管理体制,整合教学资源,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发挥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作用,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增强面向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服务功能。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4.保障教育质量。强化学术委员会在教学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功能,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灵活的教育方法着力培养人才。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不断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改善研究生生源,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术新人奖励计划”,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加强学生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健全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功能。

  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统筹和科学配置学科建设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 工程”建设的作用,强化以一级学科为主干的重点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优势学科,拓展和扶持新兴学科,加强和培育交叉学科,重视和强化基础学科,实现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相统一、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相促进,形成合理的学科生态群,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1.发挥龙头作用。学科发展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的核心和总体发展的主线。要突出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全局意识和领先意识,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要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统筹教学、科研等要素,实现办学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2.优化学科结构。继续加强地质理科建设,坚持把握前沿、突出创新,保证重点投入和支持,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大力加强地质工科建设,坚持强化应用、加大贡献,在为优势理科提供支撑的同时,大力提升工程师培养能力。积极发展紧密结合优势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扶持体现中国特色和地学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植对学科整体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学科。不断加大学科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理强工弱文轻、学科结构失衡、发展水平悬殊”的状况,形成优势理科、高端工科和特色文科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3.强化学科特色。充分关注解决能源危机、预测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和水资源管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强化和拓展传统优势地学的新内涵,加强与新材料、新能源有关的新兴学科,在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煤层气等领域作出新建树。

  4.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地学各学科之间、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条件环境、激励机制上给予支持保障,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领域为社会服务的学科体系。学校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基金,鼓励和支持申报学科交叉课题,促进交叉学科成长。

  三、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加强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后备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以核心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高水平教学示范团队;以重点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推行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度,提高博士学位比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克服学术浮躁倾向,形成良好学术风气。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加强业务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和海外培训,强化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决策执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维护稳定能力;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教育、善管理、愿奉献的管理骨干,建立一支数量合适、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后备梯队。

  3.加强其他队伍建设。发挥政策导向,增强育人能力,健全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和职务晋升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为重点,建设高技能实验技术队伍。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育人意识为重点,建设高效率服务保障队伍。

  4.完善人才使用格局。采取多样的用人方式,形成多元的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提高用人实效。强化激励措施,支持柔性引进,鼓励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人才交流。处理好不同层次人才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报酬与贡献对等基础上充分体现价值分流。切实推进实施与补助挂钩的研究生“三助岗”制度,为研究生参加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实践提供有序平台。

  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瞄准我国“十二五”能源、资源和环境领域重点突破的关键科学技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1.明确主攻方向。紧密围绕《科技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选择有限目标,组织优势力量,完善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牵引的、能发挥办学优势与团队协同攻关的运行模式,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2.加强平台建设。分类指导、分层建设,逐步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三类平台为主体,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性技术研究、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应用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平台体系。促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共享,推进与政府、行业企业、海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

  3.创新运行机制。切实发挥科学研究院的作用,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动态支配,围绕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和资源环境重大问题,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实体。强化科研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地质调查院的作用,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4.产出重大成果。着力在传统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凝练重大科研方向,创造激励科技创新、尊重自由探索的环境,支持在重要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研究,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按照注重质量导向、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理学、工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理学学科必须瞄准地学领域根本性的科学前沿问题,探索未知世界,侧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学学科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化的应用研究,侧重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必须立足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与“智囊团”。

  五、增强国际合作能力

  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深入研究国际有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想,特别要研究地球科学发展和地学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国情校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道路。

  1.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体,采取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举措,建立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巩固和完善已实施的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力争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新的人才培养项目。不断扩大双语教学范围,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材。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吸引优秀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质量。积极筹办孔子学院。

  2.推进队伍建设国际化。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建立规范的外籍专家聘请和管理机制。通过“111” 计划、“海外名师项目”等平台,加大引进专业外籍教师力度。支持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根据专业特点及需要制定教师晋升职称要求海外留学经历等配套政策,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加大管理干部海外培训力度,拓宽国际教育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

  3.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强化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的意识,加强与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有条件的学科专业建立国际教学科研中心等实体机构。积极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努力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竞聘国际学术组织或国际学术期刊职务,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地学界的知名教授。

  4.推进国际合作机制创新。加大留学生招收力度,建立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层面的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明确目标、落实项目、优化条件、奖励先进”的基本思路,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国际化发展意识,有效推动学院国际化进程。

  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强化社会服务理念,把社会服务作为树立大学形象、促进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完善校院两级社会服务平台体系,加强学校整体的组织运作,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推进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为重点,形成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服务于行业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链。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合作,通过联合承担重大课题、委托研究、转化成果等方式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结合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发展,提供高层次行业培训。积极开展地球科学普及和资源环境教育,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2.加强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十二五”科技重点发展领域,组织好重要项目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技术转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建立一批与重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逐步形成一支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队伍。

  3.提高校办产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具有智力资源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校办产业的科技化转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合作,弥补校办产业在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不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规范建设,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筹措建设地大科技园,强化研发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的有机链接和整体建设。

  4.重视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发挥学科优势,为国土资源行业、首都城市圈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增加精品期刊品种。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博士生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立足基层服务社会。加大对口支援力度,继续支持办好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

  

第四部分  保障体系

  一、坚持党建先导

  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大力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把加强校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理论学习、健全民主集中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班子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以事业发展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支撑,加强二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和科学管理水平,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推行党务公开,以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试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健全党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制度和办法。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全委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3.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并加大监督和考核的力度,以良好党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合力。

  二、加强文化引领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校风建设为抓手,弘扬地大传统,努力培育和发扬具有时代特征、地学特色和地大特点的大学精神,为实现办学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1.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员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理论建设成果。打造数字化理论学习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职工理论水平。建设学习型校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教育全过程,丰富和完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实效。

  2.坚持德育为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先进典型宣传为引导,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师德建设水平。抓好学生修身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以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强化学术道德规范,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学术不端。

  3.繁荣大学文化。进一步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提高学校文化的认同度。尊重学术自由,彰显学术文化,建构团结、公平、开放的学术共同体。挖掘地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以地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价值观。整合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管理,引导网络文化。加强校史研究,丰富校史文化,以迎接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加快整理办学传统,形成一批大学文化成果。

  三、推进制度创新

  以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为指针,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1.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院治理结构,强化机关服务职能,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办事效率,调动和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构建党政权责明晰、分工协作、结构合理、运行顺畅的体制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完善教代会运行机制,发挥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2.改革学术管理体制。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进行制度设计,重点是还权于学术,行政职能部门将代管的学术事务交由学术组织管理,为教学科研等创新主体提供高效有序、优质快捷的服务。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重点发挥学术决策和学术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有利于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体制,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促进、协调运行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教授在事关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选聘等学术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3.实行管理重心下移。依据科学高效的原则,推进机关机构编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机关职能,打破部门壁垒,减少管理层级,强化服务意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经费筹措等方面逐步下放管理权限,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范围,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多样化管理体制。加快学院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逐步试点扩大学院权力,充分调动学院自主办学积极性。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分类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相转变、将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建立人员退出机制,促进干部潜心管理与服务、教师潜心教学与研究。建立学院、部门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学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执行力考核评价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岗位与绩效并重的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机制,做到教职工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联动增长,确保教职工收入逐年稳步提高。

  四、完善条件保障

  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完善共同筹集办学资金的激励机制、资源科学分配机制、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政府主管部门专项经费的支持,力争办学经费总和年均增长10%。发挥办学优势,继续办好独立学院,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争取学校教育资源使用回报率逐年增长。完善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筹备建立教育基金会,促进社会捐赠工作,加强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有利于发挥学院经费筹措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提高学院自筹经费使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校办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加大校办产业对学校发展的贡献率。

  2.科学配置使用资源。保证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中心工作,将办学资源集中投向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具有发展潜力、能够产生显著效益和标志性成果的项目。统筹和盘活全校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创建节约型校园。

  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可管理、可运营、可扩展的稳定安全、快速方便的校园网。增加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加强图书档案和博物馆、校史馆建设,有效支持教学科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校内公共服务全覆盖、一体化和低收费。切实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师生员工在地大的生活质量。

  4.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大基本建设力度,新增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增加生均学习、活动和住宿面积,继续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积极改善教职工住房。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资源能耗。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管理,构建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第五部分  组织实施

  本规划是学校“十二五”期间建设与发展的总纲,也是学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远景目标的蓝图。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有关单位要围绕本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二、宣传发动,凝心聚力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的认同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三、精心组织,全力落实

  建立以本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骨干、学院规划为基石,校院两级规划相互结合、统一衔接的规划工作体系。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应精心组织规划的实施,将任务逐年分解落实。各学院应切实加强本单位的规划编制工作,既体现学校全局又突出自身特色。学校在“十二五”中期和末期将分别组织规划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

  四、统筹协调,优化配置

  以规划目标为导向,根据“条块结合、分类指导、重点保证、兼顾公平”的原则,统筹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分配建设经费,重点保证发展投入。

  

结    语

  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改革的艰巨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前所未有,矛盾的尖锐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的困难和潜在的风险前所未有。我们相信,在教育部、北京市的正确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地大人进一步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任务,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附:“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重要指标预期成效一览表

  


 

附: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重要指标预期成效一览表

 

 

重要指标

预期成效

人才培养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

新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90%以上

学科建设

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

2

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3

队伍建设

专任教师规模

1000人左右

新增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2

新增“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8

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

2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

科学研究

获重大科研项目

“973”计划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3

获国家发明专利

60

发表论文

SCI检索

1300

国际SCI检索

800

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2

科技期刊

英文刊进入SCI检索

实到科研经费总量

18亿元

办学条件

办学经费总和

年均增长10%

新增建筑面积

5.5万平方米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 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