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顾明远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创新
24-08-24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邓雁希   ·   浏览量 55

本次对话展现了当代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对智能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顾明远先生首先从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教师应提高人工智能素养,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处理好手段和目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这三对关系。结合“双减”的政策背景以及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顾明远先生阐述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不应该竞争,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顾明远先生认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关键,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让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

图片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个性化培养

图片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千年之后,中国教育人实现全面因材施教的教育梦想依然未变。目前我们正走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实现“可因材施教”提供了新动能。在“人工智能+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您认为要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实现因材施教?

图片

顾明远先生: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能够助力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而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能够助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数据、爱好、习惯等信息,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智能技术具有开放性、个性化、互联性、资源互享等特征,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为每位学生设计个性化发展方案,助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因材施教,要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过去,教书育人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而“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培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师了,人工智能虽然可以辅助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但仍无法像教师一样深入了解学生的细微情感,培养学生的心灵。要建立“师-生-机”之间的有效联结和良性互动,从而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情绪状态等,助力实现精准化教与个性化学。


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

图片

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要,您认为未来教师应如何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更好地赋能教育变革创新?

图片

顾明远先生: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与风险。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升自身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通过充分学习和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的作用,并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智能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潜在伦理风险,准确识别并规避这些风险,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教学。

此外,为更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教师还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要发生转变,但是教育真正的目的——立德树人不能改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培养有家国情怀、真实本领、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二是处理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我们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共同助力教学。三是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融入了很多虚拟世界的要素,可以让学生看到细致入微的内容,但是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我们还是要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去体验,从而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情绪。


图片

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出现减少和转岗现象。您认为这一趋势是否会逐步覆盖到中小学,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图片

顾明远先生:现在要做的不应该是减少中小学教师的数量,而是要提升其人工智能素养。当前,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个性化教学,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学生数量减少,教师更有机会实现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因此对于中小学阶段的教师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岗位变化。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当下,教师更应关注自身发展,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以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新要求、新挑战。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教育观念要转变

图片

在“人工智能+”时代,要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要如何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图片

顾明远先生: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的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促进学习。课堂不仅要呈现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做好家长的观念引导;家长也要主动配合学校,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人成才,加强家校协同,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健康开展,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就像“双减”政策要求下学生作业减少了,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一定会下降。教师应该成为一个设计者,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作业,不再使用题海战术,而是通过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升了,应试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图片

2021年国家颁布了“双减”政策,但当前仍然有一些家庭把学生校外培训的重点放在作业辅导和学业水平提升方面。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图片

顾明远先生:学生负担过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观念原因。在社会原因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校际教学质量存在差距,家长为求最大利益而“内卷”,学生的学习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观念原因方面,一些家长坚持固有的应试思维,总以为知识学得越多越好,作业越多越好,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应该把学生从重压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兴趣、自主地学习。教育是有规律的,学生的发展还是要顺其自然,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只有培养了兴趣,拥有了“内驱力”,学生才能产生不断钻研的专业志向。

此外,学习是不能讲竞争的,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习一讲竞争就是“内卷”。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观念:社会是需要竞争的,市场经济也是需要竞争的,因此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实际上,培养竞争意识是有必要的,但这个竞争意识不应该是学习上的竞争,而是将来到社会上去竞争,这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学习没有排他性,只有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图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您认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要如何进行产学研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助推教育的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呢?

图片

顾明远先生:我认为可以有效整合技术专家、教育信息化专家与学科专家的优势。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值得肯定的,未来需要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技术专家与教育信息化专家、学科专家乃至一线教师之间的协同。

首先,教育数字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本身,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过去“电化教育就是搞技术”的观念,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既需要技术专家、教育信息化专家的指导,也需要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深度参与进来。教育技术虽然是以技术为重点,但是教育的根基不可忽视,两者需相辅相成。

其次,智能教育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应充分考虑其在教育的实际应用需求,思考所设计的功能是否能真正为教师所用。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这就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科的课堂需求、课程要求等。因此,高校与科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除了关注技术发展及其与教育的融合创新,还应关注技术在具体教育教学场景与具体学科的应用,以深入理解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智能教育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年轻教育者要坚持终身学习,真正把技术用在教育上

图片

对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教育科技企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嘱咐和期望?

图片

顾明远先生:年轻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力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重大的、甚至革命性的变革。对教育行业从业者来说,一是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二是要始终关心教育,真正把技术用到教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年轻人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掌握着先进技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真正把新技术应用到教育育人中,真正做到国家提倡的“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才能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我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充满期待,相信通过新一代青年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使教育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希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人工智能+教育”的美好未来。


(作者:顾明远 当代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标题:顾明远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创新——顾明远先生对话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