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2019-03-11          发布:[统战部]田萌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2004年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开启了人类认识地球、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接受了《中国矿业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对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协调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552896072(1)

 

  王训练说,从科学角度看,组成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和人类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球系统科学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地球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基础学科,包括地理学和地质学两大主干学科。当前,地球科学已发展到运用系统方法来研究人地关系和全球变化的阶段,以服务于人类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防灾减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球系统科学是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最为基础的学科,在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上也具有独特作用。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科学课程领域的地球科学教育。”王训练说,20世纪90年代世界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地球科学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比重大大增加,成为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同等重要的学科。
  “例如,美国科学家与教育家1988年研究开发了‘地球系统教育框架’,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构建地球科学领域内容提供了指导。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也都建立了从小学到高中不同阶段、不同层级水平的地球科学课程内容标准。2004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汪品先、赵鹏大等多位院士就曾提出‘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社会地球科学素养的建议’的咨询报告。”王训练举例到。
  他表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科学课和地理课是地球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现行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了“地球与宇宙”内容,比重与生物科学、物质科学基本相当。初、高中阶段仍然设置地理课,初中地理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高中地理内容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突出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突出地理学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增设选修课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王训练说,总的来看,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地球科学教育已得到很大加强,但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以地理学代表地球科学,难以树立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和人类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和地球科学常识基础;中学阶段将地理学科划为文科,而大学阶段地理又属于理科,出现学科分类体系错误;地球科学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系统性不强,缺乏整体设计,学习目标、内容与能力培养的递进性不够,难以从青少年时期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实际教学中,地理课程普遍不受师生重视,小学与初中阶段科学课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有效完成地球科学教育任务。”
  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王训练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建议转变地理学为地球科学的现有观念,加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重新整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地理课程中地球科学相关内容,构建地球科学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相契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建议以培养和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为目标,制定地球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组织科学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共同参与,专业协作,结合当代地球科学进展、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建立系统化、分层次、递进式的由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
  三是建议构建全面体现地球科学素养教育目标、详略恰当的、有效的教材内容设计。
  四是建议加强对地球科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地球科学家与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和教师的有效合作与联结机制,建立地球科学知识信息共享平台。
(来源:中国矿业报 201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