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地学和地矿,要用好更要引导好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

2018-03-13          发布:[统战部]田萌

    “我们国家应该大力普及地球科学教育,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高等学校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将《地球科学概论》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开设《生态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专家,王训练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生态,在保护地球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3

 

    在新时代,地球科学的新定位是什么?地矿行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变化?地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又会有哪些调整?这些问题,王训练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普及地学知识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生态环境恶化除了与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外,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也不无关系。”王训练表示。

    据他介绍,在40多亿年的演化历程中,地球是一个有机界与无机界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时间与空间不断变化的产物。正是面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科学将地球演化历史与人类生活和活动结合起来,试图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揭示地球系统演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在全球尺度上科学认识整个地球系统,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据了解,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地球科学教育,不仅在中、小学设置了类似于《自然》之类的课程,更是将地球科学与数、理、化一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几乎每个高等学校都开设地球科学课程,在综合性大学,除了侧重于科学研究和地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地质系外,还有一个面向大学全体低年级学生进行地球科学教学的基础课部。

    “正因为如此,日本国民普遍具有比较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甚至家庭妇女都能识别出‘菊石’等古生物化石。由此可见日本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多高。但我国高等院校仅仅是设有地学类专业招生的学校或院系开设相应课程。”王训练说。

    王训练表示,在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推向深入的今天,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除了改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外,还要引导全民树立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将这种保护意识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这个前提就是具备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

新时代的地球科学: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我并不认为地球科学的作用会因此而变弱。”在谈到新时代地球科学的定位时,王训练表示,地球科学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学科,而且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研究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主要任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王训练介绍说:“地球科学最早期跟资源勘查是没有关系的,最开始的作用就是‘给地球写说明书’,也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以地球科学指导大量的资源勘查工作开始于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全球的高速工业化,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地球科学的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认识地球,继续给地球‘写说明书’以外,仍然还承担着科学指导人们寻找能源资源的重任。随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地球科学在新时代还应该承担起保护地球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要作用。”王训练表示,我们既要把地球科学作为服务矿业开发和保障资源能源安全的学科,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个保护地球的基础性学科来定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该基础研究。“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作为基础性学科的地球科学在保护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环境方面依然大有可为。”王训练说。

地矿工作要向主动适应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王训练表示,从地矿工作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了两大特征:一是矿产资源的必须有序开发利用,二是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放在了凸出的位置,“这两个方面对传统矿业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地矿工作也必须主动去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

    王训练建议,新时代地矿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要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总理的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钢铁、煤炭去产能的问题,地矿工作也必须根据去产能的具体要求进行结构调整,盯住国家和市场需要的紧缺的资源,比如稀土、锂矿、钾盐等等,要利用现有的设备和人力优势主动转型,紧跟国家和市场需求。”

    “其次是要向科技要效益。”王训练说,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来提高地矿行业的生产效率,特别是要将环境成本算入生产成本之中,这样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要保持在6.5%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程度依旧旺盛。”王训练表示,目前地矿行业不应该考虑国家发展是否还需要矿产资源的问题,而应该考虑要什么、怎么要的问题,“而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地震、气象、地质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这些都是属于我们地球科学的范围,是大地质的工作范畴,也都是未来地矿工作发展的方向”。

调整地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高校,也是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之一。王训练说:“作为地学类特色高校,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上也面临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

    “国家强调要人才先行,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都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要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王训练表示,根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关高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此外,王训练认为,为了适应地矿行业的业务结构调整和变化,地学类高校应该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相关学科和专业结构,同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计划。“我们原来不具备优势又跟国家经济发展不匹配的专业,要进行适当压缩。也不再是我们会干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市场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因此,我们目前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广博、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的人才。”

    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地矿行业也是艰苦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太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当被问及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时,王训练坦言,让人不愿意从事地矿类工作的真正原因不是辛苦,而是待遇过低。

    王训练说,他在多年以前就呼吁过,要改善和提高一线地矿工作者的待遇,“因为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是保证地矿队伍稳定的根本。“地质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在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都非常乐意从事他们所学的专业。”

推进订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科研成果最好的转化就是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之中。”王训练表示,推进产学研用协同的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要求企业主动介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而且国家应该从政策上予以保障。

    王训练表示:“企业介入科研工作后,可以优先享用有关科研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研工作的风险是很高的,而且很多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研究失败非常正常。作为研究人员,要敢于冒险,作为企业,要有定力。要从体制机制上让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同时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王训练举例说,由紫金矿业集团和福州大学合办的“紫金矿业学院”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模式。据了解,该学院重点以培养高层次地矿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这种校企共办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紫金的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借鉴。”王训练表示,在地矿人才的培养上也可以做订单式培养,比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多年来一直在为武警黄金部队培养和输送人才,毕业的学生优先被武警黄金部队录用,在人才培养上非常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