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由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承办的“馆长论道——高校博物馆业务交流会”(第六场)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高校博物馆如何依托高校优势,发挥社会服务作用”。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主题交流、参观展览等环节。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国政法大学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北京外国语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北方工业大学校史馆艺术馆,北京交通大学档案馆等共18家高校博物馆、校史馆馆长、相关负责人和中国旅游报、新华网媒体记者,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主持。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苏涛进行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环节,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苏涛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建及社会服务”为主题,从特色展陈、藏品收集、科普活动、科学研究四个方面阐述成都自然博物馆概况及社会服务功能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同时介绍了高校博物馆与地方政府打破行政壁垒,联合共建实现双赢的宝贵经验。苏涛馆长表示高校博物馆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支撑部门之一,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一张名片,也是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公共场所。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校史馆馆长李贞实主题分享交流
主题交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校史馆馆长李贞实围绕“跨学科融合视域下人大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服务实践”主题,以“展览+”模式为内核,从公共教育、学术对话、馆校融合课程、社会活动开展及数字化提升五方面开展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达成社会服务必将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模式,公众深度参与博物馆的知识共创,塑造博物馆在未来文化生态中的主动性与影响力的共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对外经贸博物馆馆长周晨萌主题分享交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对外经贸博物馆馆长周晨萌围绕“新时期高校博物馆社教育人体系建设路径的探索”的主题,以中西方博物馆的发展简史、博物馆功能的拓展为切入点,结合经验从面向校内、面向社会、文创设计、拓展性临展、教研活动五个方面介绍了贸大博物馆社教服务工作。在交流互动中,各馆纷纷表示社会服务是高校博物馆角色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应立足本校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精神文化滋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原副馆长厉大亮主题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原副馆长厉大亮分享了《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博物馆之社会服务报告》。报告从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联成立、发展、特色、展望等方面回顾了在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支持下,高博联2012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激活并拓展了北京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成员各馆在北京各级各类教育和大众科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树立了北京高校博物馆这一群体是北京高等教育的优势品牌的形象。高博联正多渠道争取北京市政府部门对北京高校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服务首都经济文化建设的继续资金支持。
自由交流
随后在自由交流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陈子杰,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馆长刘旭,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贸博物馆馆长周晨萌,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馆长姜素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赵喜玲,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徐保军等结合自身场馆社会服务情况进行交流,各馆长对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服务道路进行深入讨论。
新加入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的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博物馆副馆长张丽娜、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馆长姜曼分别对馆内情况进行介绍,纷纷表示感谢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和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提供“馆长论道”的交流平台,期待未来共同努力创造更多价值。
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学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总结发言
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学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总结发言。吴志勇主任首先感谢苏涛馆长远道而来,为北京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传经送宝!同时,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和各高校博物馆对北京高校博物馆专委会、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次业务交流、学习,首都高校博物馆能够积极学习、借鉴成都地区开启的政府与高校共建、共享高校博物馆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努力挖掘各高校及博物馆的文物、文化、人才、科研资源优势,在推进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中努力争取政府、行业和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探索多方合作共建、共享北京高校博物馆的模式,更好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博物馆之城建设,发挥高校博物馆连接大学与社会文化场域的优势,实现高校博物馆切实、有序、持续走出“学术金字塔”,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优质文化内容的需要。吴志勇主任宣布2025年下半年第七场“馆长论道”活动承办单位是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贸博物馆。
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
最后,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强调了会议交流取得的多项成果,并提出高校博物馆的努力目标方向是“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办一流高校/学科博物馆”。作为民盟北京市委高等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今年将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承担盟市委的主委课题“促进首都高校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同时,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统筹利用高校博物馆优质资源,高质量推进首都文化繁荣的提案”。希望各高校博物馆,为争取把北京市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成与北京高校水平、级别、影响力等相匹配的一流高校/学科博物馆做出各自的贡献。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移步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展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文:李欣、覃祚焕、吴少华 摄:吴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