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粹
中加马门溪龙

014

标本编号:G2009 1171

拉丁文名称:Mamenchisaurus sinocanadorum

产地:新疆

地质时代:晚侏罗世(J

马门溪龙是蜥脚类勺齿蜥龙超科马门溪龙科恐龙,因1952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宜宾马鸣溪而得名。它是长颈椎型蜥脚类恐龙,是迄今发现的颈椎数最多、脖子最长的恐龙,其颈椎数达到l8-l9个,而且它的每个颈椎极为延长,最长颈椎达到背椎平均长度的3.5倍,这使其脖子达到体长的一半。目前在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地均发现马门溪龙化石。蜥脚类恐龙体躯庞大、头小、植食、四足行走,马门溪龙是其中个体最大。

中加马门溪龙于1987年被中加考察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将军戈壁首次发现并命名。展示的中加马门溪龙标本颈长约12米,颈肋最长1.8米,体长推测为24-25米,为本馆2005年采自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