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硕士研究生,英国宝石协会鉴定师(FGA)。在校期间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取得学业一等奖学金、第九届珠宝鉴定能手大赛金奖、第四届京津冀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一等奖等奖项;曾任源石社(新生代讲解团)社长,主持中国地质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及校园地学科普活动。
自2018年起在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任职讲解员,接待过中外游学团体、校友团、干部访问团等观众参观。三度春秋,地大博物馆见证着我的成长,也承载着我与老师、同学间的美好回忆。NO:1005--王雪丁
唐演,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20级博士生,爱好阅读、乒乓球和地质考察。2016年开始在博物馆担任讲解员,至今共计讲解160余场,服务观众近3000人。
传播地学知识,讲解使我快乐,以后我将继续在地学科普领域发光发热。NO:1006--唐演
刘凌寒,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2017年夏季开始接触博物馆讲解工作,距今已经有四年了。
精美的藏品承载着地球历史的信息,愿走进博物馆的每一位观众,都能通过陈列的一件件藏品,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博物馆的历史积淀。NO:1010--刘凌寒
周轶晗,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9年3月加入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团,经过一年的学习、培训、考核,2020年正式成为博物馆讲解员。
我认为讲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每一次的讲解中,神秘的博物馆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有参观者的鼓励,有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有发现新知识的喜悦,希望在未来我能不断进步,为博物馆提供更好的讲解服务!NO:1011--周轶晗
金天杰,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大三开始接触地质博物馆讲解工作,到现在已经有5年了。
科研是单调的,但在讲解中,这些知识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给了观众,也给我的生活添了色彩。NO:1012--金天杰
龙星羽,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20年10月加入博物馆讲解员队伍。
比起把讲解当成是一项工作,我更喜欢把它比作是一场旅行,因为漫步其中我可以从形态各异的岩石标本中领略大自然神工鬼斧之神奇,也可从栩栩如生的生物化石标本中探寻生物演化的脉络。未来,我希望能与更多的地质爱好者相遇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NO:1013--龙星羽
朱弘烨,工程技术学院,今年研一。2020年10月经过面试、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成为校博物馆讲解员团队的一员。
我现在仍能记得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时热烈且激动的心情,在地球科学展厅看见46亿年的地球吐露历史,在恐龙展厅问候地球的过客,聆听诸兽底语,在地球与生命演化历史展厅了解生物的进化,发现化石冰冷的面具下也隐藏着生命的律动,在地球矿物展厅遇见流光溢彩的形色矿物。而在走出博物馆时,我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渺小并立志做好它们讲述者的决心。NO:1014--朱弘烨
付鑫宁,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学专业。在2019年3月加入了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团,2020年10月成为正式讲解员。
非常感谢老师给予的机会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我会努力做好讲解员的工作,一方面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向更多的人科普地球科学知识。NO:1015--付鑫宁
王宏伟,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2021级博士生,2021年加入博物馆讲解员队伍。
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或包含地球过去的剪影,或包含塑造如今地球的力量,或包含中国地学高等教育的沉淀,希望通过不断提升讲解能力,让更多人以轻松的视角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重新认识我们的地球。NO:1016--王宏伟
陈积权,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生,从事沉积学与古气候学研究。2022年加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讲解队伍。平时爱好读书、篮球、游泳等。
作为一名讲解员,我深感自豪,我能学到的不仅仅有理论知识,更有一块块博物馆藏品背后迷人的故事。我希望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NO:1017--陈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