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5-11-03          阅读:405

3001120014_李青_十佳研究生

李青_十佳研究生

    姓名: 李青

    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李青,男,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获奖人自入学起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华北克拉通破坏在太行山带的金属成矿效应》与千人计划。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其中一篇被国际著名地学SCI期刊《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收录,另一篇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地质学报》。积极参加国际会议,2013年10月荣获第十届由国际冈瓦那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届冈瓦纳与亚洲国际学术研讨会最佳参展论文一等奖。硕士期间担任所在党支部支部书记,积极组织支部成员进行多次支部活动,并于2011年获得学校三好学生称号。生活中品质优良,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曾捡到价值千元的贵重物品后,及时按照寻物启事所留电话联系失主并物归原主。

    心得体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以报之;思想教诲,受之师长,勤学以报之。今日之成就不为终点,乃为明日之起点。勤学地学之知识,莫敢怠慢;苦练人生之技能,持之以恒。艰苦朴素,不骄不躁,为人生之理想而发奋;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为知识之奥秘而苦读。

3001110025_张东阳_十佳研究生

张东阳_十佳研究生

 

    姓名: 张东阳

    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张东阳,男,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写、岩石学、矿床学,共青团员。

    突出表现: 

    申请者为人正直,学习勤奋刻苦,遵纪守法。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2011年09月至今),申请人按规定完成课程学习,无补考科目,且学位必修课程平均成绩81.5分。从大学本科二年级(2006年)至今,先后积极参加过多次学生创新科研活动,数次获得学院、学校重点资助,并且由于科研成果突出,所负责的项目曾数次获得过学院、学校特等奖和一等奖。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以第一作者共发表学术论文9篇,包括6篇SCI收录、3篇CSCD收录,其中1篇为国际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Top刊物;以通讯作者发表1篇CSCD收录论文。由于表现出色,先后获得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佳研究生”(2010)、北京市“三好学生”(2011)、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李四光优秀学生奖”(2011)。

    心得体会: 

    申请人成绩的取得绝不仅仅来自于个人的努力,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术氛围以及“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校训滋养着我的心灵。能有今天的小小成绩更是离不开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帮助,特别是我的导师毛景文教授和张招崇教授,他们以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研究态度深深影响着我,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增长上,更多的表现在科学素养的提高。

3001110011_王尚_十佳研究生

王尚_十佳研究生

 

    姓名: 王尚

    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王尚,女,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共青团员。

    突出表现: 

    本人现为硕博连读三年级学生,在博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学位必修课平均成绩为85.8。 积极参与并帮助导师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追踪本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培养了发现和钻研科学问题的科研思路与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在老师及同门师兄弟的帮助和支持下,本人在两年博士学习期间发表SCI、SCIE、EI和核心期刊论文12篇,其中6篇第一作者发表文章。文章内容多集中于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获得2012年与2013年的国家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心得体会: 

    进入实验室后在导师的悉心教导下学习了很多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对于解决一些地学现存的未解决的地球科学问题,微生物的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而扎实的地学知识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障。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前两年内,积极参与并帮助导师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追踪本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培养了发现和钻研科学问题的严谨思路与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2001110167_隋清霖_十佳研究生

隋清霖_十佳研究生

 

          姓名: 隋清霖

    学院: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隋清霖,男,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共青团员。

    突出表现: 

    科研情况: 1、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核心SCI期刊Lithos发表文章一篇,IF=3.779 2、以第一作者发表会议摘要两篇 3、已合作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参加项目: 自己申请学校优秀导师项目《西藏拉萨地块北部盐湖地区早白垩世俯冲相关火山岩:对班公湖-怒江洋俯冲极性的约束》在进行中,2014年结题 主要参加学术会议: 1、2012年8月,参加2012年新加坡AOGS并代替朱弟成老师做题为《Plate Tectonic Processes and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 Geodynamic Perspective》会议报告。 2010年10月, 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做了题目为《西藏拉萨地块北部110 Ma左右岩浆岩成分多样性:对陆-陆碰撞带岩石成因及地壳生长的意义》学术报告,获得“优秀学生论文奖”;

    心得体会: 

    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自己不再是个简单要被装满的容器,要从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并且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研究生也不会像大学时代那么的漫无目的,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你研究的方向上。只有明确自己的方向,专注投入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才会取得自己预期的结果。

3002120006_任小勇_十佳研究生

任小勇_十佳研究生

 

          姓名: 任小勇

    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任小勇,男,工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本人2011年保送为中国地质大学硕士,于2012年获得硕博贯通式培养资格,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生。本人学习认真努力,并且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在本科期间连续四年每学期均获得专业奖学金,曾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项;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优异的表现参加了国庆60周年群众联欢表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科研活动,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两次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并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研究生期间,认真学习,积极搞科研,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到目前为止,本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EI收录论文2篇,并与老师合作申请国家专利2项,其中授权1项。此外,作为项目负责人,还成功申请国土资源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心得体会: 

    科学研究是一件痛苦并快乐的事情,细心、认真、有耐性的搞科研会让你事半功倍。实验成功以前经历的数次失败和那些愁人的数据都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有时候彻夜难眠。然而,经过了对失败的总结,对数据的细心分析,结果清楚了,文章出来了,从此在知识的海洋中,有那么一滴是属于自己创造的,内心无比喜悦,也体会到了科研的快乐!做研究不要急躁,细心、认真和有耐性是搞好科研的重要因素。

3002110004_黄峰_十佳研究生

黄峰_十佳研究生

 

         姓名: 黄峰

    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黄峰,男,工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1,担任2011级博士班班长 2,负责和参与了多个项目。主持了《北京地铁14号线真空管井降水技术应用研究》将台路站现场测试工程;主要参与了《西宁市复杂条件下基坑支护技术研究》、《小型基坑标准化支护关键技术研究》,并主要参与编写了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培训教材《顶管施工技术》(初稿)。 3,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多篇文章。其中SCI论文录用1篇,已检索EI论文4篇,普通国际期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 4,参加了多个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做口头报告。2011年12月,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并做口头报告;2012年9月,参加5th Japan-China-Korea Graduate Student Forum并做口头报告;2012年10月,参加全国地质工程博士生论坛,并做口头报告。 5,获得201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工程技术学院三好学生。

    心得体会: 

    在多年的学生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因为专业知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各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同样重要,比如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事情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处理复杂事情的协调能力等,都是需要在各种大小事情当中进行训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看课外书、多运动,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体是健全人格的基本保证。

3003100009_陈凯_十佳研究生

陈凯_十佳研究生

 

         姓名: 陈凯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陈凯,男,材料科学与工程,岩石矿物材料学,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2009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硕博贯通培养攻读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期间曾先后任团支书、班长,2010年以来担任材料学院B10博士生班班长。曾多次组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奥运会首体志愿者之星、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和社会实践标兵等多项荣誉。研究生期间,积极参与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并负责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导师项目1项和研究生创新性科研资助项目1项。荣获2012年度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度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基金一等奖和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学术之星等多项奖励。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论文4篇,国内SCI论文1篇,国际EI论文1篇,国际会议和中文期刊论文3篇;合作发表国际SCI论文2篇,国际EI论文4篇,国内会议论文1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心得体会: 

    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有过彷徨,经历过坎坷,承受过孤独,但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不要忘记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学习和科研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凡事比别人多一点点!多一点努力,多一点实践,多一点点就能创造奇迹!

3005100018_陈添斐_十佳研究生

陈添斐_十佳研究生

 

         姓名: 陈添斐

    学院: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陈添斐,女,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本人在思想上积极进取,政治素质过硬;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增进团体的凝聚力;在生活中,诚信务实,人际关系良好;在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学年综合排名第一。博士课程平均分为86.6分,最低分为80分,英语一次通过六级,硕士英语获得免修资格。同时积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调查等科研项目,理论研究与野外调查、室内试验齐头并进。主持完成创新性科学研究项目和培育项目各一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为国际SCI检索(榜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并作口头报告,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得校“三好学生”,校“第三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优秀论文三等奖”、“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心得体会: 

    成功和辉煌隐于平淡中,现于一瞬间。耐得住寂寞,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受得了挫折,才能登上更高的舞台;忍得住痛苦,才能拥有更甜美的幸福。精神拒绝软弱,心灵拒绝浮躁,灵魂拒绝荒芜,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途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难免会遭受失败,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念,勇敢前行,终会花开满地。

2010110012_任丽_十佳研究生

任丽_十佳研究生

 

          姓名: 任丽

    学院: 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任丽,女,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学,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2012-2013学年中,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通过参与“逆时偏移成像”的相关研究,在科研素养和能力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提高了编程能力;学会了跟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学会了怎样快速系统地认识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学会了怎样全面、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一个问题,从而形成自己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地震波的深入学习研究和期间一次次获得的成就感,也让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专业。 这一学年中,我发表国内会议摘要一篇;国际会议文章一篇,并作在会议中做英文口头报告;以第三作者发表国际SCI论文一篇;与来自地学院和数理学院的两名研究生一起参加了2013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曾获得2011-2012学年国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2013-2014学年Michael C. Forrest奖学金;在60周年校庆活动中,我参了与学院纪念画册的整理和制作。

    心得体会: 

    不用过去否定自己的未来,用今天的努力去拥抱想象中的明天。年轻就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奋斗,尝试过、放弃过,才会明白什么是自己最想坚持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来自于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生活和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困难多。每一个选择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没有彩排的人生舞台上做好主角;在小小的波场研究中,实现大大的梦想。

3011100003_赵春晨_十佳研究生

赵春晨_十佳研究生

 

          姓名: 赵春晨

    学院: 海洋学院

    个人基本情况: 

    赵春晨,男,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中共党员。

    突出表现: 

    本人2005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2009年通过保研推免,2010年又得到硕-博贯通式培养的资格,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常务委员、院青协副主席、年级班长、校友联络员等主要职务。科研经历:作为项目骨干,协助导师完成1个中央高校基金课题、6个横向课题和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并协助指导5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发表科技论文5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包括一篇国际SCI、一篇国际EI)。参加多项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两岸辽西恐龙-鸟类进化与周边历史文化研习营;同济大学主办的全国海洋地质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三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文化节以及祖国60年国庆大阅兵等。获奖情况:专业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

    心得体会: 

    经过多年学习,我觉得自己虽然在学术道路上有了些许成长,但通过每次与老师的交流,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还有很长的道路要去完成。一个人若想出色的完成自己的科学梦想,必须在某一领域,某一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抱着这种向上的尽头才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我将在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道路上精雕细琢,不断的升华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我的博士论文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