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兵
发布时间:2021-09-01 阅读:2195次
廖立兵,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8月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从事矿物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矿物材料学研究与教学。
一、工作经历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矿系;讲师;1986.8/1992.1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系;副教授;1992.12/1994.1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4.12/1996.5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1996.6/-
· 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1.8/2002.8
· 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1996.8/1996.11
二、教育经历
· 学士; 武汉地质学院; 1979.9 / 1983.6
· 硕士;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3.9 / 1986.6
· 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91.9/ 1994.6
三、获奖情况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8。
·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非金属矿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2018。
·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教委,排名第一),2009。
·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排名第一),2008。
· 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杭州市政府),2008。
· 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土资源部,排名第一),2007。
·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排名第三),2005。
·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委,排名第三),2004。
· 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委,排名第一),2004。
· 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学家奖一等奖“金锤奖”(中国地质学会,排名第一),2001。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教委,排名第一),1998。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排名第一),1998。
· 国家教委成果三等奖(国家教委,排名第三),1997。
· 首届“IET优秀青年教师奖”(IET教育基金会,排名第一),1994。
· 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地质矿产部,排名第三),1991。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
四、主持科研项目(部分)
1. 多金属矿山尾矿渗滤液复杂污染物的原位修复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冰晶石结构上的转换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及发光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膨润土及共伴生非金属矿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
4.石墨尾矿有价组分回收利用技术.,863重点项目子课题。
5.渗透反应格栅与超富集植物联合除砷技术研发及应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课题。
6.节能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高性能无机保温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子题课。
7.磷灰石结构稀土发光材料中配位体及其畸变的设计与调控对发光性能影响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8.电气石热释电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9. 天然锰矿物微波诱导氧化机制研究及对北京市污水中抗生素的去除,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10.低聚合羟基铁离子-蒙脱石复合体吸附阴离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11. TiO2-蒙脱石新型纳米光催化材料研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12. 磷酸钒体系三维孔道结构化合物热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13. 天然资源综合利用:矿物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14. 垃圾填埋场底部多层矿物衬里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五、代表性学术成果
1.低维及纳米矿物材料
开展了蒙脱石、蛭石、海泡石、凹凸棒石、云母等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无机柱撑、有机插层及纳米化应用研究,制备了若干种无机柱撑蒙脱石、有机蒙脱石、有机蛭石和聚合物/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纳米复合材料。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1项。
2.新型功能材料(发光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
· 碱性长石的复结构
· 伊-蒙混层矿物的形成机制
· 含八次及十二次对称轴准晶体的单形及点群推导
· 无机、有机、原子族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和晶体化学研究
· 在国内首先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矿物表面结构进行研究,成果被认为是我国矿物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被选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果展,事迹被收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编辑出版的(科学之星-记在科学基金资助下坚持攀登创新的人们)一书
· 电气石成分、晶体结构与其固有偶极矩和热释电性能关系研究
· 若干V-P-O体系孔道结构新化合物合成
· TiO2、TiO2/蒙脱石、TiO2/上转换荧光粉等光催化材料制备
· 磷灰石、冰晶石等矿物结构发光新材料合成
获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
3.环境材料(光催化材料、吸附材料、微波降解材料等)
· 用蒙脱石、沸石、凹凸棒石、蛭石、海泡石、赤泥等天然矿物和工业废弃物制备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材料、氨氮/腐植酸污染地下水治理材料、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材料、城市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等等。
· 运用柱撑技术制备了TiO2-蒙脱石光催化材料
· 运用纳米技术制备了用于处理含重金属污水的纳米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等 等。
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非金属矿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4.矿物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
开展了膨润土深度提纯技术、石墨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制备烧结砖、装饰砖、提取残余石墨和云母制备超细复合粉体)、粉石英提纯及TiO2包覆技术、珍珠岩防火保温板制备技术、红柱石莫来石化及应用技术、纳米氧化镁包覆石墨粉体制备技术、水镁石制备水滑石技术等的研究,部分成果已完成中试。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
六、招生方向
· 1.材料学
· 2.材料物理与化学
七、联系方式
· 办公室:010-82321701
· 电 话:13701313964
· E-mail:lbliao@cug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