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术活动

学校第七届学术委员会成立

发布时间:2020-04-24       阅读:505

微信图片_20200424181021

会场

微信图片_20200424180955

孙友宏校长讲话

微信图片_20200424180851

为主任委员王成善院士颁发聘书

微信图片_20200424180833

为副主任委员成秋明院士、邓军教授、刘大锰教授颁发聘书

微信图片_20200424180948

合影

2020年4月24日,我校第七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校长孙友宏为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与会委员就如何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负责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工作。本届学术委员会是在严格的遴选程序下产生,由各学院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士,以及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重要成绩的名师、杰青等高端人才共27人,组成学术委员会及其下属的科学技术、科技咨询和学风建设三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任期4年。王成善院士担任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成秋明院士、邓军教授、刘大锰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大会由副校长刘大锰主持。第七届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科技处处长赵志丹宣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章程》,介绍了学术委员会的总则、组成规则、职责权限与运行制度。

王成善主任委员汇报了本届学术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计划。本届学术委员会将依据章程,以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审议学校制订的科技奖励体系,发挥智库作用推动学校做好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科学诚信、维护科学道德,树立良好的学术风尚,建设委员会网页,做好宣传,接受师生监督等为主要任务,为推动学校的科学进步,推动学校科研实力再上新高度贡献力量。

孙友宏校长代表学校对以李曙光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上一届委员会表示感谢,并向本届新当选委员表示祝贺。他说,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学校总体建设发展成绩喜人,人才培养、教学水平、科研实力、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国际和国内总体排名等一直处于上升期,另一方面,一流学科建设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学科体系单薄,基础学科差距明显,特色学科优势不突出,优势学科特色不明显。他希望,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能够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遵照章程开展工作,尤其在学校学科、专业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研机构和学院设置调整、教师职务和岗位聘任的学术标准、科研成果质量评价和科研人才考核评价标准等5个方面做好审核、评定和咨询工作,为学校发展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提供学术支撑。

孙友宏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术评价的问题,今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对破除“SCI至上”和“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进一步破除“四唯”“五唯”等提出了指导意见。下一步,学校将根据文件要求全面检视,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学科布局,全面探索建立成果和人才评价的科学体系。

孙友宏强调,学风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更是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希望本届学术委员会以及学风建设专业委员会,把学风建设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建设优良学风,每位委员每年都要给青年教师和学生做报告,以切身的科学实践和经历,教育青年科研工作者如何注意自身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的养成,让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教风学风真正成为学校发展之本。

会上,与会委员在交流研讨中提出,学术委员会应该突出学术化、国际化、标准化,体现独立性和平等性,着重于研讨学校战略发展、谋划学科布局、开展创新科学研究、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选拔培养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等工作,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科研实力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技处、科学研究院、地学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文/谭艳敏 摄/屈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