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还在纠结选什么选修课吗?
“宝藏”选修课别犹豫!自然美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新学期推出七门精品艺术公共选修课,一起来陶冶情操、 塑造审美、提升艺术修养吧!

宝藏选修课

01 漆艺
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漆艺概论、简史、材料、工具、技法等理论内容,赏析多幅漆器、漆塑和漆画作品,辅导学生创作小幅漆画和进行绘画基础练习等。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了解漆艺术的发生发展进程,赏析各个时期的漆作品及其重要功用,进而感受漆艺的材料、功能、形式之美。
漆艺具有艺术性和工艺性的双重特点,相比纯绘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程中,通过动手画速写、做图案,学习戗刻技法并创作小幅漆画,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增强对绘画美、工艺美的体验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拓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多方面潜能,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学习。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四 第9-11节课
课容量:40人
上课周次:1-13周
地点:19楼231
教师介绍
张英
自然美育中心教师,副教授。本科所学专业是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是设计艺术学,博士研究生进修的专业是广告学。专业方向是视觉传达设计和漆艺。
长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大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授课内容,与思政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师生互动,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参研四项国家课题,多项省级课题;主编或参编著作10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普通期刊论文19篇;漆作品参加国家或省级邀请展,发表于核心期刊。
自2021年7月至今,在自然美育中心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坊和漆艺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授课并指导学生的创作实践。
02 艺术设计鉴赏
本课程由张英老师讲授,主要讲述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概念、范畴和特点,赏析平面、立体和空间设计作品以及现代设计中的优秀作品,辅导学生完成标志和海报的主题性设计,并有选择地进行构成基础的训练。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生发展与科技、文化、社会的紧密关系;通过赏析平面、立体和空间等艺术设计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审美需求,让学生开阔眼界,从主题、造型、色彩、线条、构图、构思等多方面进行欣赏评析,感受设计之美;通过构成训练,还有主题海报和标志等设计项目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增强学生对设计美的体验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拓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多方面潜能,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学习。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二 第9-11节课
课容量:50人
上课周次:1-12周
地点:科研楼204
教师介绍
张英
自然美育中心教师,副教授。本科所学专业是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是设计艺术学,博士研究生进修的专业是广告学。专业方向是视觉传达设计和漆艺。
长期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大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授课内容,与思政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师生互动,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参研四项国家课题,多项省级课题;主编或参编著作10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篇,普通期刊论文19篇;漆作品参加国家或省级邀请展,发表于核心期刊。
自2021年7月至今,在自然美育中心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坊和漆艺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授课并指导学生的创作实践。
03 音画中的党史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时代发展的宝贵财富,与政治、文化、经济等发展休戚相关。本课程以“党史+美育”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弘扬中国优秀艺术作品为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的,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工农音乐、美术、电影三类艺术作品,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呈现的思想性与手法进行剖析、讲解。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党的百年发展历程,让北地学子在红色艺术中了解党史故事,再现党史画面,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百年征程。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四 第9-11节
课容量:35人
上课周次:1-14周
地点:科研楼212
教师介绍
来小琳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硕士,北地艺术团礼仪模特部和造型设计部指导老师,负责学校艺术活动策划。指导“大地之瞳”新媒体工作坊,开设影视艺术培训课程。
周全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兼职教师,工程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本一党支部理论指导教师。
04 高清人文电影鉴赏与研究
《高清人文电影鉴赏与研究》课程,通过对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在学习了解电影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如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的三大电影运动和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四 第9-12节课
课容量:80人
上课周次:1-13周
地点:科研楼304
教师介绍
何腾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研室主任。任教多年来,先后开设西方音乐史、键盘音乐艺术史、电影音乐艺术等近十门课程,发表论文数篇,广受师生好评,多次荣获交大年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十几年来先后被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数所首都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担任艺术教研室主任工作以来,主管交通大学全体本科生教学工作、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制定、组织科研,十几年来已陆续完成成熟的四大体系教学模化课程建设。
05 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以审美为主线,通过欣赏与鉴别不同类型的舞蹈作品,向学生普及舞蹈基础知识,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观念和审美品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欣赏与课堂体验、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生动、直观的视频课件来辅助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和鉴赏舞蹈作品的内涵。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一 第9-11节课
课容量:40人
上课周次:1-12周
地点:教一楼 421
教师介绍
王锦
舞蹈学专业,现从事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担任过《舞蹈鉴赏》、《现代舞》、《大型文体表演组织与编排》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出版《大型文体表演组织与编排》,作为主持人完成《科研平台建设-基于武舞融合视角下的汉画像舞蹈重建研究》等多项课题。
06 走进经典:中外美术
经典作品赏析及实践
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两部分,理论学习为学习中外美术作品历史,赏析中外美术经典绘画、工艺、雕塑、建筑。将中外美术名作作为核心,将历代名作、名家个案通过纵横的研究,通过对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的类型及各时期特点梳理,使学生对美术的成就、重要阶段、文化价值形成宏观认识。联系当下美术的发展,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外国古代书画史的发展历程,提高书画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以后课程学习及实践应用积累知识。实践课程根据每个种类理论学习延伸实践主要为中国传统白描临摹、中国编结工艺学习、泥塑雕刻练习、透视关系练习练习等。
课程信息
(为满足同学们对于上课时间的需求,本学期共开设三门此课程,欢迎希望在下午上课的同学选修)
(2)上课时间:每周三 第5-6节
课容量:30人
上课周次:1-17周
地点:教一楼418
(3)上课时间:每周三 第7-8节
课容量:30人
上课周次:1-17周
地点:教一楼418
(1)上课时间:每周三 第9-11节
课容量:30人
上课周次:1-13周
地点:教一楼418
教师介绍
周全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兼职教师,工程技术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本一党支部理论指导教师。
07 新主流电影赏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早已进入了大众的生活。电影的教化功能一直是它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经典的影视作品既包含思想价值也包含艺术价值,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新主流电影更是将宣教功能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又极具票房号召力。本课程通过影视作品的思想价值,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提高艺术鉴赏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程信息
上课时间:每周一 第9-11节
课容量:35人
上课周次:1-12周
地点:教一楼418
教师介绍
来小琳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硕士,北地艺术团礼仪模特部和造型设计部指导老师,负责学校艺术活动策划。指导“大地之瞳”新媒体工作坊,开设影视艺术培训课程。




扫一扫,关注北地美艺中心吧!

- END -
出品 | 艺术教育中心
文案 | 张睿
排版 | 柯蕾
审核 | 龚福广
责编 | 鲁丁旖 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