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诗
质词
人情
的
怀
▼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放翁《示子遹》
▼

褚老师授课
地质人富有诗情!
在“地质人的诗词情怀”课程讲解中,褚宝增老师首先强调:“地质与诗歌最易联姻,地质工作者徜徉于山水之间,岂乏诗情,若具诗艺,必生好诗”。

▼
本次授课褚老师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著名地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诗词盛宴。
老师指出,优秀的诗词作品都会遵循一定的格律与对仗,而传世之诗在韵调,情感和哲理方面更是精妙至极。
▼
本次课程老师列举的中国古代地质诗人及其作品有:
东汉张衡
《四愁诗》
北宋沈括
《七绝·金山》
《五律·延州柳湖》
《七律·丹阳楼》
明朝徐霞客
《七绝·日观》
《七绝·云观》

四愁诗
在讲到近代地质诗人时,老师提到全国高校“爱江山杯”中华通韵诗词创作大赛,就其“江山”二字给予了详细解释:“‘江山’是诗词作品中的经典意象,既可指代家国,也可指代自然。地质人长怀赤子之心,探寻大地宝藏,揭秘造化神工,其对家国和自然的热爱无不与诗词之道相通,历代地质人俯仰江山之际亦多留吟咏,‘江山’对于地质人来说实有一份特殊的情结。”

▼
在中国近代史上,地质诗人中较为出色的有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杨钟健,冯景兰,王鸿祯,朱夏,刘光鼎,蔡克勤,常江等人,而其中论诗词则首推朱夏一人,其诗格律规整,韵律精妙且常常富含哲理。
褚老师认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近50年间出生的作者诗词创作功力平均稍弱。原因是,更早者因皆有国学基础,更晚者因倡导重新重视传统文化而用力较深,唯中间者因文化大背景相对荒芜而营养不良。百年间,当以朱夏前辈诗词为最。

▼
在课程的最后,褚老师说到“我们搞地质的总是能看到常人见不到的风光,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跟老师好好学诗,能用恰当的诗句描绘我们的大好河山,不负壮丽风景”。
摄影 | 张东阳
文字 | 邢佳诚
排版 | 陈冠渠
校审 | 刘 慧
责编 | 周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