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研究方向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实验室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等理论,从多旋回叠合盆地和改造盆地动力学过程与富生烃凹陷形成条件、海相烃源岩和储层的沉积-成岩模式及成藏物质基础、以及复杂和高演化烃类的成烃和成藏机制、输导体系与运聚机理等入手,开展了盆地形成与演化、储层发育机理与评价、油气成藏机理等科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评估期内,实验室共发表论文科研论文一千余篇,其中SCI论文四百余篇;多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引进国家级人才1名(杰青),培养国家级人才(杰青、优青、海外优青、青年长江)共5名;纵横向实验经费近五年到账超1亿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海相盆地形成演化特征及其动力学过程

主要围绕着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及南方地区,开展盆地形成演化、构造-沉积充填及油气藏形成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在海相叠合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重大地质事件背景,盆-山耦合关系和沉积盆地的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揭示多旋回叠合盆地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并阐明其对油气源岩层、储集层和区域盖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2)海相盆地储层形成机理与预测

针对我国碳酸盐岩储层的突出特点是地质时代老、演化历史长、埋藏深度大、储层岩石类型多样、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等特点,重点开展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形成机理,特别是优质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研究。通过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的构造沉积环境、关键构造期构造古地理、岩相古地理的恢复与再造,结合层序地层格架中储层成因规律研究,建立礁滩、白云岩与岩溶、裂缝-孔隙性储集体等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模式和预测模型。

在研究特色上,以海相储层地质条件与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为出发点,综合应用现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与地质学手段,重点解剖对象: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等油气富集区。

(3)海相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资源评价

针对不同类型海相叠合盆地油气生成、演化受多旋回构造控制的地质特点,研究不同构造条件、沉积环境演化等地质特征与油气资源分布之间的基本关系,查明叠合盆地油气资源的存在特征及分布规律。近年来,进一步开展了国内外海相沉积盆地与陆相沉积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其中陆相油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