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我校王成善院士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


图片16

文章截图

图片17

高远副教授与博士研究生黄何观察“松科1井”岩心

  7月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Organic carbon burial is paced by a ~173-ka obliquity cycle in the middle to high latitudes (约17万年斜率周期驱动中高纬度有机碳埋藏)”的创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我校王成善院士团队联合中国、美国、德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黄何为该成果的第一作者,高远副教授、王成善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米兰科维奇理论指出地球公转与自传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影响地表接收到的日照量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据天文理论方程计算,米兰科维奇周期除了常规的2万年、4万年、10万年以及40万年的周期之外,还存在许多“非常规”的低频幅度调制周期,如240万年、120万年、17万年等。但是这些“非常规”天文周期的具体形成机制、气候效应、沉积响应等并未获得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获得了整个白垩纪时期连续高分辨率的陆相地质记录,为研究天文轨道尺度沉积记录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材料。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我校博士研究生黄何、高远副教授、王成善院士与合作者以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为研究基础,结合全球两亿年以来的地质记录,从信号成因、气候反馈机制、沉积过程等方面对17万年“非常规”天文轨道周期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认识。研究发现,尽管“非常规”低频幅度调制周期对地表日照量影响很小,但是它们在地质记录中却表现出显著甚至主导的周期信号特征。这表明地球气候系统通过自身的正负反馈过程将微小的地外驱动力进行了放大处理,体现了地球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研究成果丰富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证明了17万年“非常规”天文轨道周期对中高纬度地区有机碳埋藏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该信号对全球碳循环的周期性影响,强调了在以往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非常规”天文周期信号的地质意义。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揭示了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约17万年的周期性变化,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王成善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白垩纪温室地球海陆相沉积记录与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高远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白垩纪温室地球陆地气候环境变化,尤其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黄何系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沉积地球化学与旋回地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