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2
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在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5年6月15日至7月1日,极地地质与海洋矿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参加了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共同实施的由海洋地质六号船执行的我…
– 2025-04-27
吴怀春教授团队:中元古代地月系统演化重建及可能的潮汐共振【SA,2024】
月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5亿年前的太阳系早期阶段。之后,由于地月系统之间的潮汐作用,地球的自转运动减慢,月球逐渐远离地球,地月距离也从最初形成时的约1,380 km逐渐增加到现在的约384,400 …
– 2025-04-27
李琦教授团队:碳酸盐岩台地周缘海底峡谷形态特征与发育演化模式
海底峡谷广泛发育于大陆边缘和岛礁边缘,是海洋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在深水沉积过程、气候环境变化、油气勘探和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关于海底峡谷的研究主…
– 2025-04-27
李琦教授团队:印-缅山脉和中央盆地物源沉积记录约束下的缅甸大陆边缘斜向俯冲过程
缅甸陆缘位于巽他弧形俯冲带中段,属于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区由正向俯冲到斜向俯冲、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的过渡转折带,成为研究特提斯洋闭合与地体的裂解-拼合过程、走滑构造及其灾变效应…
– 2025-04-27
李琦教授团队:构造活动与古地貌演化对深时“源-汇”系统和沉积过程的影响
“源-汇”系统中多种驱动因素及相关地质过程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前沿问题。受构造、气候、古地貌等多因素影响,陆相盆地相关“源-汇”过程异常复杂,明确构造活动和古地貌演化对“源-汇”…
– 2025-04-21
许博教授团队:再循环挥发分是碰撞斑岩成矿系统重要因素【SA,2025】
斑岩型铜矿提供了世界上75%的铜和50%的Mo储量,绝大部分斑岩型铜矿形成于弧环境,并与富含S、Cl、H2O等挥发分的俯冲弧岩浆密切相关。这些岩浆中的挥发分主要来自于俯冲大洋板片,并通过与金属形…
– 2024-10-22
科技成果1
科技成果1
– 2024-10-22
科技成果2
科技成果2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