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地学 谱写典籍| 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发布

发布时间:2022-11-02     作者:党委宣传部    阅读:344

11月1日下午,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发布会在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学校70周年校庆的重点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文丛”(以下简称“文丛”)在大会上正式发布。文丛编委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李曙光、莫宣学,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晓华,中国地质图书馆党委书记薛迎喜,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文丛编委会主任委员、校党委书记马俊杰,校长孙友宏院士为文丛揭幕,并为作者代表颁发纪念证书。文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林善园主持丛书发布会。文丛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大锰、刘伟、董朝霞、段翔、武雄、赵志丹出席发布会。文丛编委会委员、作者代表和读者代表参加发布会。

为进一步传承我校专家学者的精品力作,弘扬师道师风,推动地球科学创新发展,2020年4月,学校党委精心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启动了“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的出版工作,文丛的出版是庆祝建校70周年、实施“北地”文化建设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文丛包含“院士文集”“教授自选集”和“北地之虹”三组丛书,辑录了当代我校知名学者70人千余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收录了我校师生校友、驻校作家、特聘作家队伍共计百余位作者多年来的文学佳作,共计77本书籍,1531篇文章,2384万字。

孙友宏在致辞中对“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文丛”的成功出版表示诚挚祝贺,对参与和推动编纂与出版工作的全体人员表示由衷感谢。孙友宏指出, 文丛的成功出版,不仅是对学校70周年校庆的一份重要献礼,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举措,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使命担当。孙友宏强调了文丛对学校发展的三点重要意义:一是开疆破土,铸造学术丰碑。作为建校70年来的第一套大型系统文丛,深刻反映了学校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是学校学术史上的时代丰碑,必将载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光辉史册。 二是百科全书,呈现巨制鸿篇。这套文丛是科学解读地球的百科全书,内容上包含不同的学科和专业,集中展示了学校的前沿科研成果和创新学术思维,是一篇具有中国地质大学特色的巨制鸿篇,必将成为地大青年一代的珍贵教科书。三是以文润心,传承地质荣光。文丛展现了新老北地人为国家寻找丰富矿藏,把青春献给祖国山川大河,传承和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的独特风采,对于激励师生投身祖国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弘扬师道师风具有深远意义。

顾晓华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地质大学从建校伊始便怀抱着一颗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教育火种,培育桃李满园。近年来,学校拓展文化育人新路径,构建自然文化育人体系,在生态文明教育和文化建设中取得丰硕成果。地质出版社与学校共同合作出版的这套“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文丛”是一部弘扬科学精神的地学典籍,是一部反映治学态度的行为示范,是一部传承地学文化的匠心之作。希望双方建立更深远的合作关系,以文化之美、擎信仰之炬、务求实之真、育时代新人,踔厉奋发、团结一致,为生态文明建设、为地学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薛迎喜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文丛”内容丰富厚重,样式多彩纷呈,是弘扬地学精神的珍贵典籍。其中院士文集展示了院士学识和人格魅力,激励师生永攀地学高峰;教授自选文集弘扬了教授名家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七类文学作品记录了北地人学习工作生活的真实感悟。文丛的背后是创作者过硬的思想积累,知识积淀和文化修养,折射出了新老北地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文丛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激励师生投身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弘扬师道师风。中国地质图书馆愿与学校一道,助力北地薪火相传,再谱华章。

赵鹏大院士回顾了自己的教育工作经历,提出要以教学为主,围绕教学、科研两个重点,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功能,充分发挥创造力、贡献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出爱国心与责任感强、基础理论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管理能力强的新时代人才。值此文丛发布之际,赵鹏大祝愿学校早日建设成现代型、开放型、国际型的大学,能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

李曙光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参与文丛编写的感受和体会,认为文丛使自己六十年的学术成果得到总结、提高与升华。他说,校庆系列活动是对学校70年优良传统的集中呈现,在校庆期间出版文丛意义重大,对学校各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收录传承了北地人的精神品质,对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术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莫宣学院士回顾了自己在校60多年学习工作的经历,献上了对母校最真挚的祝福。他希望文丛的出版能够进一步激励地大学子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发扬地大校风,攀登地质科学高峰。莫宣学表示愿意继续发挥余热,助力学校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力量。

编委会代表、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于海亮系统介绍了“丛书”出版的基本情况。自选集作者代表蔡克勤、颜丹平、白中科、朱弟成、吴怀春,《北地之虹》丛书作者代表陈国栋、褚宝增,校友作者代表蔡怀彧,学生作者代表高楚楚结合自身的编写经历先后发言,认为文丛充分体现了学校各学科发展的脉络和历史沿革,梳理了北地70年来诞生的诸多丰硕而博学的科研、文艺成果,是学校今后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工作不断碰撞融合的良好开端,对于学校在新征程上内聚合力、增强自信,外树形象、展示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马俊杰在总结讲话中对地质出版社、中国地质图书馆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马俊杰指出,文丛的编写和出版,是展现学校七十年来在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成果的最佳形式;是体现北地深厚文化积淀、反映七十年校庆文化内涵的最优途径;是赓续地质报国精神,奋力书写新篇章的最强号召。马俊杰指出文丛的出版具有四点重要意义:一是对学校院士专家学者的致敬。文丛是学校围绕 “五学”抓党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标志性学术成果的集成,对于推动学科建设、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具有一定贡献,必须得到良好的保存、记录和传承。二是对学校学术成果的展示。文丛系统收录了北地学者在各专业领域内做出的突出学术贡献,展现了学校在世界前沿科学领域内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我校师生的学术自信和科研自信。三是对学校文化传承的体现。文丛彰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是一代代北地人的智慧结晶,作为70周年校庆留给学校的珍贵礼物必将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四是对学校师资水平的检阅。文丛将继续收录广大教师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激励北地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科研水平,努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马俊杰强调,文丛的出版是创新也是传承,要在提升学校学术水平的同时延续好历史文脉,使地大成为面向未来的、真正具有现代化标准和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特征的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